【本報台北訊】我有望爭取到國際新冠病毒疫苗,多數民眾希望快接種解封,指揮中心初估一千三百五十萬人為優先對象,含五十歲以上長者及成年慢性病患,但兒童非新冠病毒高風險族群,無法比照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施打順序勢必靠後。
新冠疫苗被視為疫情解封希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前天透露,「口袋已有一些」。專家估計,以過去經驗,疫苗最少需購買為兩百萬劑到一千萬劑;衛福部食藥署則指出,國際大廠研發疫苗可循緊急使用授權模式,開放台灣民眾使用。在國產疫苗方面,三大疫苗力拚年底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
3支疫苗 領先全球試驗
全球疫苗研發競賽中,尚未有任何一支疫苗成功上市,但 「輝瑞/BNT」疫苗、「莫德納(Moderna)」疫苗、「牛津/AZ」疫苗為領先群,即將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各國皆以投資的方式預購。專家指出,我國也採取相同模式,但因預算有限,目前僅編列一百一五點五億元,目前傾向先投資一至兩家。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COVAX平台第一波釋出可選疫苗名單中,包括「輝瑞/BNT」疫苗、「牛津/AZ」疫苗及「賽諾菲/GS」K疫苗,前兩支疫苗已於六月起陸續與藥廠接洽;賽諾菲疫苗目前進行第一及第二期臨床試驗,考慮其存放一般冰箱保存即可,我保留於COVAX選擇權,暫時未與藥廠直接接洽。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前段班疫苗以三類疫苗為大宗,各有優劣,但接種對象均以成人、老人為主,兒童可能不會像流感一樣,列入首批施打對象。
事實上,全球新冠疫苗開發人體試驗對象並不包含兒童,而是健康成人及老人為主,李秉穎分析,兒童罹病機率不高,染疫重症及死亡率都很低,即使新冠病毒疫苗在台開打,兒童可能等優先對象及其他商業人士接種後,第三輪才開始施打。
莊人祥表示,我新冠病毒疫苗優先接種對象共九大類,依序為三十三萬名醫護人員、十四萬名防疫人員、警政九萬人、安養機構十五萬人、國軍二十萬人、三百多萬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三百多萬成人慢性病患、三萬名罕病及重大傷病者,最後才是五十至六十四歲成人。
居家檢疫 仍為最佳防範
對於疫情穩定的台灣而言,接種疫苗不僅為防疫,更是為開放邊境。目前歐美接種疫苗時程勢必比台灣更快速,各界關注未來出入境各國是否需「疫苗護照」,以證明對新冠病毒免疫,即可免居家檢疫,為委靡經濟解渴。
振興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說,任何疫苗問世,效果都需觀察一段時間,每家藥廠推出疫苗,拿著不同保護力報告,實際上有多少效果,得看施打後該國案例是否會大幅下降,屆時再來討論是否認可施打新冠疫苗入境放寬事宜,否則台灣嚴守的成績恐毀於一旦。
莊人祥也表示,居家檢疫十四天仍是最好的防範方式,現階段尚未有任何一家藥廠成功研發出新冠疫苗,研發後效果也要再評估,每家藥廠研發出的疫苗,效果都不同,指揮中心需要一段時間觀察,才有可能調整入境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