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儲存逾一百二十三萬噸具放射物質的廢水,兩年後將達儲存極限,日方近期擬將核汙水排入大海。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昨到外交部抗議,認為核汙水排放入海「不會只有一次」,未來三十、四十年沿海將長期承受汙水排放,威脅人民健康及海洋生態。
台灣日本關係協會副秘書長謝柏輝表示,此案涉及海洋環境生態保育、國人健康安全,已多次向日方提出關切,其他國家甚至日本民眾都有所疑慮,日方尚未做最後決定,外交部會將這些意見透過駐日代表處如實向日方轉達,並要求審慎評估。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輻射汙水排到海洋或以水蒸氣排到大氣,將使輻射物質進入生態圈,造成二次輻射汙染,呼籲日方採替代方案,將汙水固化成砂漿再儲存,而非因成本考量,擅自排放輻射廢水。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說,台灣臨海附近重點洄游魚類幾乎沿黑潮往來台日之間,移動路徑跟福島輻射廢水排放後可能的擴散路徑重疊,台灣近海、遠洋漁業年產值超過五百億元,輻射廢水排入海洋,將侵害我國漁民權益、威脅消費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