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雄市三民區民族國小王俊凱老師
《人間福報》是公認的教學養分,可提供學子成長的助力,在我的班級課堂上,《人間福報》則意味「愛的報報」——本課程分為五個單元,期許能呈現《人間福報》在教學上的應用,並引領學生經由讀報有更多元的學習。
單元一「認識報紙」中,先將報紙介紹給孩子,讓孩子認識報紙的基本形式,包括:報頭、報眉、版名、新聞、專欄、標題、記者、作者、廣告等與五花八門的內容,再逐步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單元二「剪報心得」中,利用之前已認識報紙的方法,引導學生欣賞頭版新聞,並找出文章中的修辭和佳句,進而引導學生讀新聞與剪貼新聞。
單元三「圖片設計」中,請學生從報紙中尋找並剪下新聞圖片,並且附上相關內容的問題以及關於圖片提示,完成後再交換評分,並且完成猜測和書寫心得。
單元四「他山之石——兒童作文」,利用報紙「少年天地」的文章,讓學生由欣賞來認識刊登於報紙上的文章,找尋優美詞句並書寫心得,再交換互相給予評語和評分。
單元五「國際世界觀」中,選取與國際相關新聞,利用Objective客觀的、Reflective反思、感受、Interpretive意義詮釋、Decisional決策、行動的方式,帶領孩子完成國際新聞剪報。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資訊發展日新月異,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吸收新知,每天接觸的頻道與網路世界,無不深深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然而,國小時期的兒童仍處於價值與道德觀的澄清時期,對於媒體所灌輸的觀念無法獨立判斷思考,因此,父母及師長需要協助孩子採取正向態度面對媒體,培養分析思辨的能力。
課程中一定會遇到難題,例如:要讓學生帶一份完整的報紙並不容易,需要老師做完善準備。因為每一份報紙不同、特色不同,學生要從中了解其特色,仍有困難,加上孩子的創意實在太多了,老師要能從旁點明重點,才能有效聚焦。而報紙內容繁多,在製作剪報的過程中,孩子常常為了看報紙而耽誤時間,往往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卻不知從何剪起,有待老師時時提醒。
老師須鼓勵學生有多元智慧的展現,如閱讀、討論、製作等等的進行實際的活動。又怕孩子只有三分鐘熱度,因此,常常和學生聊報紙上的社會現況,並親自實踐讀報,融入課程。
在本學期的讀報過程中,孩子從對讀報的不了解,到能夠漸漸認識報紙, 進而從事剪報、完成心得,每一部分都能開開心心的完成,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