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汽機車造成不少民眾困擾,有立委提案讓罰鍰翻倍。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高噪音汽機車呼嘯而過經常引發民怨,環保署祭出科技執法「聲音照相」明年元旦上路,除此之外,立委也提案要求提高交通噪音罰鍰,環保署近期評估認為可行,汽機車噪音超標現行罰鍰一千八百元至三千六百元,若修法通過可望「翻倍」為三千六百元至七千兩百元,且夜間擾人還可能加重罰。
部分車主改裝汽機車排氣管導致車輛行進中分貝超標,居住在馬路旁的民眾苦不堪言,數十公尺外就能聽到汽機車轟隆隆的聲音,居住品質大受影響,甚至晚上睡覺還會被吵醒。
根據統計,環保機關近十年共受理十四點五萬件車輛噪音檢舉,其中近八成五案件集中於六都,台北市四萬件居冠,其次新北市三點六萬件,第三為桃園市一點六萬件,顯示都會區地狹人稠,汽機車噪音妨礙安寧情形格外嚴重。
夜間加罰
修改裁罰基準即可
現行噪音管制法規定,汽機車超標可罰一千八百元至三千六百元,裁處金額依照分貝超標值計算,超出不到五分貝罰一千八百元,超出五分貝、十分貝以下罰兩千七百元,超出十分貝最重罰三千六百元,並可通知限期改善,否則將按次處罰。
為加強遏阻汽機車噪音影響居住品質,國民黨立委洪孟楷、羅明才等人提案修正噪音管制法,汽機車噪音超標最低罰鍰增為三千六百元,罰鍰「天花板」更大幅調高為七千兩百元至一萬零八百元。
環保署近期評估立委提案,認為可行,已經擬定建議修正條文,將罰鍰「加倍」為三千六百元至七千兩百元,另外夜間汽機車噪音相較於白天,影響民眾安寧情形更為嚴重,將研析納入「違反噪音管制法裁罰基準」,未來汽機車夜間分貝超標可能加倍罰鍰。
環保署表示,立委建議提高汽機車噪音罰鍰,原則上同意,但還需要一些時間跟外界溝通,會尊重立法院排審法案時程表,環保署已經有建議修正草案,至於夜間超標加罰部分,則可透過修改裁罰基準執行。
許多民眾不堪汽機車噪音向環保或警察機關檢舉,但實務上噪音車接到受檢通知單時,會先改回原廠排氣管再到檢,通過後就換回改裝排氣管「繼續吵」,無法根本解決問題;明年元旦「聲音照相」上路,拍到分貝超標不必通知受檢即可直接開罰,但目前僅有三十五套聲音照相系統,涵蓋率不足,即使調高噪音罰鍰,違規車主仍有恃無恐。
聲音照相不足
違規車主不怕
陳姓機車騎士表示,車子改過排氣管跟化油器,音量超標十分貝以上,有次收到噪音檢舉通知單要求到檢,因此到車行花了一千元租用原廠排氣管,裝上機車後再去受檢,分貝量順利通過檢測沒被罰,之後就換回改裝排氣管。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副召集人李克聰表示,很多民眾驗車時就把改裝配備換回原廠以通過噪音檢測,若透過「聲音照相」量測噪音可做為取締證據,再配合加重罰鍰雙管齊下,應該可以達到一定效果。
但他也說,現在聲音照相設備並不多,執法範圍可能有限,建議多採用移動式系統,配合重點路段檢測,尤其夜間須要加強執法,才能有效遏阻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