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美中貿易戰帶動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日前拍板,砸三十五億美元赴美設廠,外界視為指標意義,也因為金額龐大,這項投資案須經由經濟部投審會聯席審查,一旦通過後,將宣告著台美供應鏈揭開新頁。
台積電日前宣布,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三十五億美元,設立五奈米十二吋晶圓廠;決定一出,外界均認為,美中貿易戰升級為科技戰,如何掌握關鍵零組件成為牽制對方策略之一,對照台積電晶圓代工全球市占率逾五成,拉攏台積電,成為關鍵一環。
仔細觀察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談話,早在去年十一月運動會,他就提到,「當世界不安寧,台積電將變成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如今,在美方喊出重組供應鏈政策之下,台積電赴美腳步跟著邁開。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認為,台美合作是持續的,台灣在產業供應鏈上一直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此外,日前貿協與美國在台協會共同舉辦美國商機日,商務部代理次長森薩就公開對台積電赴美投資一事,認為是台美經貿關係加溫最佳例證。
不過,赴美投資前,台積電仍需要將投資計畫書送交投審會,將由投審會召集工業局、金管會證期局、央行、勞動部等部會聯席審查,了解資金來源、財務狀況、投資內容,以及是否有勞資糾紛紀錄。
按照過去投審會審查台積電赴海外投資歷史紀錄,也就是到中國設立晶圓代工上海松江廠、南京廠,多半花二、三個月審查完成,並且過關,這次赴美投資,其敏感度低於赴大陸投資,外界預料,經濟部同樣不阻擋。
投審會官員表示,一旦送審通過,將是台灣近八年來最大的對外投資案,前一個投資案是二○一二年聯發科以新台幣一千一百二十八億元合併晨星半導體。
未來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將是台積電在海外第三座晶圓廠,前兩座分別位於中國上海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