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廟修繕 意外發現彩繪大師潘麗水作品

 |2020.11.13
5891觀看次
字級
台南市白河區內角太城宮建物修繕,意外發現廟中11幅壁畫是知名彩繪藝師潘麗水作品,圖為主委魏鳳珍。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建廟超過百年的台南市白河區內角太城宮,去年首度進行建物修繕,過程中意外發現廟中11幅壁畫是知名彩繪藝師潘麗水作品,廟方研議原樣妥善保留,以便讓更多人有機會欣賞。潘麗水曾入選第五屆台灣日治時代「台灣美展」,後來獲得教育部民族藝師薪傳獎。

太城宮主任委員魏鳳珍12日表示,民國前15年(1896)建廟的太城宮為當地的信仰中心,民國47年(1958)因建物破損遷至現址,74年(1985)時由信徒出資增建,但去年建物出現漏水情況,廟方決定斥資整修,並邀請知名廟宇彩繪藝師蔡龍進協助重新彩繪。

圖/中央社

魏鳳珍表示,經請示廟內奉祀的神明,整修時廟內的壁畫彩繪及雕塑都要依原樣保留,僅修補掉漆處即可,蔡龍進勘查時,意外發現內殿7幅橫幅、4幅大幅的未留名壁畫筆觸熟悉,依人物特色及匠師筆鋒考究,確認為蔡龍進的老師、知名彩繪藝師潘麗水作品。魏鳳珍說,蔡龍進要求廟方依原樣保留這些作品,廟方將妥善維護保存,讓更多人欣賞。

認識潘麗水

潘麗水,1914年(大正三年)生,台灣台南市人,知名廟宇畫師,人稱「麗水師」。曾入選第五屆台灣日治時代「台灣美展」、與中華民國教育部民族藝師薪傳獎。

因父潘春源亦知名民俗畫師,潘麗水除從小受父親薰陶,另師事水墨畫師呂璧松,1931年(昭和6年),公學校畢業甫二載,即以「畫具」一作,和父親雙雙入選第五屆「台灣美術展覽會」,一時美談,而於1934年正式出師,稱雄一方。青年時期逢台灣日治時期,廣告勃興,曾轉行做過廣告看板繪製。

二次大戰後,潘麗水又開始從事廟宇繪畫,這時期他的畫風受華北派建築彩繪影響,從門神的風格改為漢朝衣服就可看出,於是南北畫風兼容,畫藝日臻成熟的潘麗水逐漸在台灣廟宇建築界中闖出了名聲。

潘麗水在鹽水護庇宮所繪的作品。圖/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他的畫作目前仍保留在許多廟宇中,包括大龍峒保安宮、大甲鎮瀾宮、台灣府城隍廟、台南法華寺、中和境北極殿、學甲慈濟宮、南鯤鯓代天府、臺灣首廟天壇、白河永安宮、安平伍德宮、哈瑪星代天宮、鳳邑舊城城隍廟、鳳山開漳聖王廟、鳳山城隍廟、高雄三鳳宮、岡山壽天宮、梓官城隍廟、大寮南雄代天府、林邊忠福宮、鹽水護庇宮、關廟山西宮等。

其中,1973年他在大龍峒保安宮正殿迴廊完成的七幅壁畫被視為其經典之作。大龍峒保安宮曾邀請澳洲壁畫修復專家清洗修復,三鳳宮也保存「被譽為潘麗水門神彩繪最高顛峰的作品」。

根據行政院文建會會勘,高雄哈瑪星代天宮擁有潘麗水壁畫、油漆畫、泥塑、浮雕、擂金、彩繪、梁坊畫等各種創作,集合了許多潘麗水的作品。

鹽水護庇宮重建整修工程,由潘麗水大師一手包辦,工程歷經10個月,更是畢生中唯一「承包全場」的彩繪工程。整體建築的彩畫設計、規畫、施工、監督都是他一手包辦,其藝術價值非凡。

潘麗水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