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長征六號運載火箭,一次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當中包括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各國5G都尚未普及,中國大陸位於四川的電子科技大學6日宣布,當天上午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已經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6日11時19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當中就包括「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
根據電子科技大學發布的新聞稿,「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70公斤,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台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
太赫茲通信具有頻譜資源豐富、傳輸速率高、易實現通信感知一體化等優勢,在地面和空間通信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是全球第六代移動通信(6G)的關鍵技術之一。
華為5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進行5G路演,讓觀眾以實際操作的方式感受5G技術如何改變生產和生活。圖╱新華社
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揚生表示,此次研製發射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標誌著中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
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通信科研先行示範點負責人陳智教授指出,本次研發的太赫茲試驗衛星,在太赫茲頻段核心器件、太赫茲通信系統等方面完成了技術攻關,尤其是在空間載荷極其苛刻的約束條件下,解決了小型化、低功耗等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