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三年拍攝三峽大壩壩址。圖/新華社
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圖為二○二○年十一月一日所拍攝。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昨日公布,三峽工程日前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全部程序。根據驗收結論,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工程質量滿足規程規範和設計要求、總體優良,運行持續保持良好狀態,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全面發揮。
綜合陸媒報導,監測表明,攔河大壩及洩洪消能、引水發電、通航及茅坪溪防護工程等主要建築物工作性態正常,機電系統及設備、金屬結構設備運行安全穩定。
防洪方面,從蓄水至二○二○年八月底,三峽水庫累計攔洪總量超過一千八百億立方公尺。經過水庫攔蓄,削減洪峰約百分之四十,極大減輕長江中下游地區防洪壓力。
發電方面,三峽電站是世界上總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輸變電工程承擔著三峽電站全部機組電力送出任務。截至二○二○年八月底,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達一萬三千五百四十一億千瓦時,有力支持了華東、華中、廣東等地區電力供應,成為中國重要的大型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航運方面,三峽工程顯著改善了川江航道通航條件,三峽船閘自二○○三年六月試通航以來,過閘貨運量快速增長,截至二○二○年八月底,累計過閘貨運量十四點八三億噸,有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水資源利用方面,三峽水庫每年枯水季節下泄流量提高到五千五百立方公尺每秒以上,為長江中下游補水二百多億立方公尺,截至二○二○年八月底累計補水二千二百六十七天,補水總量二千八百九十四億立方公尺,改善了中下游地區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