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大選除了總統選舉,另一關注重點是國會改選。多家民調機構預測,共和黨在參議院享有近六年的多數優勢,恐怕會在選後失去,民主黨可望拿下參眾兩院,全面掌控國會。
美國國會由參議院、眾議院兩院組成,擁有一百席的參院目前由共和黨主導,具四百三十五席的眾院則由民主黨把持。眾議員任期二年,參議員六年,因此每二年眾議院會全面改選,參議院則是改選約三分之一席次。
除了眾議院全院席次,今年十一月三日大選也將改選參議院三十五席,其中二十三席為共和黨席次,十二席屬民主黨;積極在國會推動挺台法案、共和黨籍參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的席次也包含在內。
民主黨若想取得參院多數優勢,在總統川普順利連任情況下,至少要翻轉四席共和黨席次;若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獲勝,則只需要淨增三席。原因是兼任參院議長的副總統,能在表決平手時投下關鍵一票。
多家媒體、民調機構分析,民主黨有相當大機會能再次取得眾院過半席次,且多數勢力可能進一步擴大;在參院,由於這次有較多共和黨席次改選,不利共和黨保有多數優勢,民主黨有機會在睽違六年後重奪參院控制權。
這代表即便川普連任成功,全面掌控國會的民主黨也能讓他日子難過,不論是通過與行政部門政策相牴觸的法案,或是杯葛川普重大人事案或預算案。此外,川普年初之所以能挺過彈劾案,全靠共和黨參院多數優勢;在民主黨掌控兩院情況下,川普未必能做完四年。
另一個可能性是民主黨取得全面執政。由於目前拜登民調持續保持領先,民主黨有機會一舉拿下國會兩院與總統大位;這會讓民主黨至少有二年時間能無阻礙地改革美國警界與醫療保險制度,並推動氣候變遷等重點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