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南極考察站 零排放

 |2007.09.10
24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由於地球不斷暖化,而南北極又是科學家研究據點,比利時為研究南極對全球氣候變化,正興建一座「零排放」的考察站。

據路透社報導,這座考察站「伊麗莎白公主站」,不靠化石燃料供能,並實現廢物循環利用,整個考察站除後備設施,使用化石燃料外,其他部分的能源,均由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提供,這座考察站是全球首座。

考察站主管邁克‧萬考文貝赫說:「現有極地考察站,確實對環境有影響,因為大多數考察站,依靠化石燃料運轉。它們購買、運輸燃料所需費用很大,對環境影響也很大。」伊麗莎白公主站設計經理約翰‧貝爾特說,這座考察站建築,將為其他國家南極站的設計提供典範。」

萬考文貝赫說:「南極地區在全球系統中,有重要作用。那些冰山是巨大的淡水資源,如果它融化了,海平面會升高五至六公尺,那將是災難性後果。」

考察站主要用於對全球氣候變化展開科學研究,研究計畫將在二○○九年啟動,比利時政府每年提供兩百萬歐元(兩百七十二萬美元)的研究經費,研究氣候變化對南極冰川的影響、及影響太陽輻射量的懸浮顆粒。科學家還將把科研活動,拓展到企鵝和海獅棲息的海岸地區,了解氣候變化,對動物進食和繁殖習性的影響。

伊麗莎白公主站建築室內面積為七百平方公尺,最多能容納二十人,使用壽命至少為二十五年。所在地位於南極東部德龍寧‧毛德地的一處山脊,那裏氣溫最低可降至攝氏零下五十度,風速最高可達每小時兩百五十公里。建築牆壁由木板組成,木板間夾有四十釐米厚、充滿石墨的聚苯乙烯層,木板外以不銹鋼為外殼,考察站電腦釋放的熱量,有助於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