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西方國家最近不約而同傳出政府電腦系統遭駭客入侵,而且都把矛頭指向中國軍方,顯示各國對中國軍事發展的疑慮,軍事專家更擔心,這凸顯出中國軍方可能根本不受政治領袖的節制。
美、英、德都先後傳出遭中國駭客攻擊,倫敦「泰晤士報」和「獨立報」報導指稱,中國電腦駭客曾入侵英國政府電腦網路,「金融時報」則率先報導,中國軍方曾於六月成功入侵美國軍方網路,想透過網路攻擊,使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喪失作戰能力。德國總理梅克爾辦公室遭駭客攻擊也被指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關。中國則在六日斷然否認涉及國際電腦間諜事件。
法國安全首長八日表示,法國資訊系統也遭到類似的網路攻擊,並指中國涉嫌。國防官員戴龍說:「我們握有中國涉案的證據,但為謹慎起見,尚不能說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所為。」
熟悉內情消息人士透露,法國國防部的公共網站遭鎖定攻擊,但網站上並無機密資訊,駭客的目的是在「測試資訊科技防護能力」。
「泰晤士報」報導說,北京企圖在二○五○年前,對全球對手取得「電子優勢」,尤其是美國、英國、俄羅斯和南韓,這項計畫是其中一部分。
一連串的中國駭客攻擊報導,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面臨外交窘境,也可能破壞中國努力降低美國和亞洲國家疑懼的努力。有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布希就表示,要在亞太經合會上和胡錦濤談談駭客的問題。
澳洲軍事分析家貝漢認為,這對胡錦濤來說十分尷尬,他對軍方的作為可能在狀況外,對軍方掌控不如過去的中國領袖。
專家認為,中國對西方國家政府電腦發動網路攻擊,是屬於中國諜報戰略的一部分,目的不只是為了獲取情報,更是要引發混亂與窘境。
也有政治分析家認為,駭客入侵事件有些發生在數月前,卻在最近接二連三爆出,似乎顯示西方對中國疑似從事的活動失去耐性,目的在向中國傳達「我們知道是誰做的,趕緊停止」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