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八年級交響樂團演奏給幼兒欣賞,實踐三好精神。
圖說:平鎮國中推動閱讀《人間福報》,師生共享寧靜的晨讀時光。
圖說:「給我報報」剪報與心得。
文/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圖/平鎮國中提供
桃園市平鎮國中向來重視語文教育,全面推動閱讀《人間福報》是法寶之一。
全校54個班近1600名學生在晨讀時間閱讀《人間福報》,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邱秀祝表示,要豐富學生的學習,不能只侷限在課本裡,應多元提升閱讀理解、分析與判斷能力,進而關注社會議題、擴展視野、加深思考深度。「課外閱讀可激發學生的求知精神、擴充課程的涵蓋面,而閱讀報紙可以增加閱讀廣度,結合教學與生活訊息,是直接也是有效的提升語文素養方式。」她進一步說明,在早自習進行班級共讀,學生不僅可提升語文能力及創造力,並能養成主動閱讀習慣。試想,在寧靜的早上,班級不考試,老師不訓話,師生共享片刻的晨讀時光,是多麼美的課堂風景。
圖書館提供「剪報分享單」,內容有「佳句摘要」、「閱讀心得」、「主題閱讀」、「5W1H擷取訊息」等不同面向,希望學生能從讀報中汲取不同角度的思考層面,獲得豐富的知識內容。為了鼓勵學生主動求知,還規劃「讀報換好禮」活動,老師設計問題,學生讀報尋找答案,答對者由校方提供書香集印來換取文具用品,引發學生追求另一種讀報樂趣。學校也推動「給我報報」親子共讀活動,製造機會讓親子一起讀報、分享心得,增加談不完的話題。
八年級藝術才藝班導師施金豆肯定《人間福報》內容正面多元,「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精神尤其令人深植腦海。落實在生活中,班上交響樂團曾以校園「快閃」表演關心周遭同學,獲得熱烈掌聲。學生也從各類活動體驗中提升信心,感受了「做好事」的快樂。
《人間福報》可謂是平鎮學子的精神養分,為他們的成長激發出絢麗的學習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