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念母恩 種稻聽大悲咒利生 羅智華 |2020.10.21 語音朗讀 43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鄭正君(右)與妻子吳錦芬,架設念佛機讓作物薰習佛法。圖/鄭正君提供 大悲咒白米。 圖╱吳錦芬提供 青蛙與農地同體共生。 圖╱鄭正君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農夫鄭正君在新竹港北農田種植筊白筍與水稻,因進修時得知音樂與水相互作用後,可帶來正向影響力,決定在水田邊架設太陽能念佛機,從早到晚播放母親生前常念誦的〈大悲咒〉、阿彌陀佛佛號,不僅讓筊白筍和水稻長得頭好壯壯,更引來青蛙等有情眾生匯聚於田邊,構築人與自然萬物同體共生的景象。今年五十五歲的鄭正君表示,自己從小就在新竹鄉間成長,父親年邁往生後,家裡農田無人耕種,不忍看到田地一天天荒廢下去,五年前從公司退休後,決定返回老家展開「務農人生」,崇尚自然的他毅然選擇「一條人少的路」來走,堅持不使用化學肥料、不噴農藥。取經日本 音聲供養植物談到為何想讓作物聆聽佛號,鄭正君說,他在清華大學進修時,曾聽老師介紹日本農業如何藉由音樂和水進行相互作用,當時正好收到姐姐送的念佛機,「何不讓這些水田裡的作物,聆聽看看呢?」原本就有念佛定課的鄭正君突然起了心念,這一切因緣,都源自於生前篤信佛教、為家庭貢獻一輩子的鄭母。「我媽媽雖然不認識字,卻能一字一句念誦出完整的〈大悲咒〉。」鄭正君說,每當在務農時,他總會想起母親,如何手把手地教導辨識農作物成熟與否、能否採收;因為想念亡母,讓他決定播佛號給筊白筍和水稻聽,除藉此傳達對母親的思念與感謝,也希望推廣自然農法。鄭正君網購十二台太陽能發電的蓮花念佛機,分別安置於約一甲地大的農田裡,從白晝到黑夜不停歇地播放聲聲佛號,他則習慣農作時隨身攜帶念佛機,邊工作邊依循佛號念誦來安住身心。他說,隨時間日積月累下來,不僅心情日益安定,就連田裡也開始聚集了蝸牛、青蛙、候鳥等「有情眾生」,彷彿也跟著一起聆聽佛號。共生共榮 大自然是老師他特別為這些作物取名為「大悲咒筊白筍」、「大悲咒白米」,期望將聆聽佛經的福報與大眾分享;有人特地買來給茹素的母親吃,有人則是受天然好滋味而一嘗成主顧,定期購買。「大自然就像是一位老師,教導我們如何在這塊土地上,與世間萬物和諧共生。」年近半百才開始當農夫的鄭正君笑說,雖然收入比以前來得少,每天都要清晨四時半出門、晚上近九時才能回家,幾乎全年無休的務農生活,旁人看來辛苦,但他卻樂在其中,面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讓他真切感受到四季流轉,更從中獲得人與自然共生的歡喜。一路陪伴先生開啟農夫人生的吳錦芬談到,務農後,她才體會到當一名農夫不容易,但也因為從農讓他們更懂得感恩天地、感謝上蒼對土地的照顧。為此,夫妻倆都會將一些賣相沒那麼漂亮、但安全無毒的「惜福筊白筍」,送給開設蔬食餐廳的法師烹煮,希望將這份感謝天地的心意與更多人共享。 前一篇文章 安住身心 金光明寺一日禪 下一篇文章 艋舺龍山寺 免費供萬人肝篩檢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光明大學好苗子 獲菲國傑出學生獎美國靈祇精舍落成開光 西來寺見證歷史北美洲聯誼會 AI翻譯助跨文化弘法 作者其他文章沉浸感黑洞視覺 《靈魂》探討生死葉火城 火炎山下錦中60創新藝 彰化美術館饗眾宇宙快速電波爆 逾半屬重複型繁星錄取率99.2% 南華大學近滿招本土鳥類化身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