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念母恩 種稻聽大悲咒利生 羅智華 |2020.10.21 語音朗讀 44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鄭正君(右)與妻子吳錦芬,架設念佛機讓作物薰習佛法。圖/鄭正君提供 大悲咒白米。 圖╱吳錦芬提供 青蛙與農地同體共生。 圖╱鄭正君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農夫鄭正君在新竹港北農田種植筊白筍與水稻,因進修時得知音樂與水相互作用後,可帶來正向影響力,決定在水田邊架設太陽能念佛機,從早到晚播放母親生前常念誦的〈大悲咒〉、阿彌陀佛佛號,不僅讓筊白筍和水稻長得頭好壯壯,更引來青蛙等有情眾生匯聚於田邊,構築人與自然萬物同體共生的景象。今年五十五歲的鄭正君表示,自己從小就在新竹鄉間成長,父親年邁往生後,家裡農田無人耕種,不忍看到田地一天天荒廢下去,五年前從公司退休後,決定返回老家展開「務農人生」,崇尚自然的他毅然選擇「一條人少的路」來走,堅持不使用化學肥料、不噴農藥。取經日本 音聲供養植物談到為何想讓作物聆聽佛號,鄭正君說,他在清華大學進修時,曾聽老師介紹日本農業如何藉由音樂和水進行相互作用,當時正好收到姐姐送的念佛機,「何不讓這些水田裡的作物,聆聽看看呢?」原本就有念佛定課的鄭正君突然起了心念,這一切因緣,都源自於生前篤信佛教、為家庭貢獻一輩子的鄭母。「我媽媽雖然不認識字,卻能一字一句念誦出完整的〈大悲咒〉。」鄭正君說,每當在務農時,他總會想起母親,如何手把手地教導辨識農作物成熟與否、能否採收;因為想念亡母,讓他決定播佛號給筊白筍和水稻聽,除藉此傳達對母親的思念與感謝,也希望推廣自然農法。鄭正君網購十二台太陽能發電的蓮花念佛機,分別安置於約一甲地大的農田裡,從白晝到黑夜不停歇地播放聲聲佛號,他則習慣農作時隨身攜帶念佛機,邊工作邊依循佛號念誦來安住身心。他說,隨時間日積月累下來,不僅心情日益安定,就連田裡也開始聚集了蝸牛、青蛙、候鳥等「有情眾生」,彷彿也跟著一起聆聽佛號。共生共榮 大自然是老師他特別為這些作物取名為「大悲咒筊白筍」、「大悲咒白米」,期望將聆聽佛經的福報與大眾分享;有人特地買來給茹素的母親吃,有人則是受天然好滋味而一嘗成主顧,定期購買。「大自然就像是一位老師,教導我們如何在這塊土地上,與世間萬物和諧共生。」年近半百才開始當農夫的鄭正君笑說,雖然收入比以前來得少,每天都要清晨四時半出門、晚上近九時才能回家,幾乎全年無休的務農生活,旁人看來辛苦,但他卻樂在其中,面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讓他真切感受到四季流轉,更從中獲得人與自然共生的歡喜。一路陪伴先生開啟農夫人生的吳錦芬談到,務農後,她才體會到當一名農夫不容易,但也因為從農讓他們更懂得感恩天地、感謝上蒼對土地的照顧。為此,夫妻倆都會將一些賣相沒那麼漂亮、但安全無毒的「惜福筊白筍」,送給開設蔬食餐廳的法師烹煮,希望將這份感謝天地的心意與更多人共享。 前一篇文章 安住身心 金光明寺一日禪 下一篇文章 艋舺龍山寺 免費供萬人肝篩檢 熱門新聞 01如水的歌聲2025.10.1902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3【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4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5祈福.勝尾寺2025.10.2006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7【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8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2025.10.2009【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10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泰山佛光童軍 重陽送暖佛光山東禪寺優異 幸福村角逐雪州最佳新村獎佛光會贈《365日》 泰國上議院珍藏印度沙彌學園新生出家 承續法脈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極樂佛光童軍慶重陽 童行陪伴信仰傳承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人清淤不停歇 用愛與熱食送暖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台中綠美圖開箱佛大校長趙涵㨗 登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鎮長畫家 畫下台灣風土阿里山森鐵 推特色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