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納斯卡線」有新發現 2000年前「沙漠巨貓」現形! |2020.10.19 語音朗讀 19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秘魯伊卡沙漠近日發現大型貓科動物的古代圖騰。圖/美聯社秘魯伊卡沙漠近日發現大型貓科動物的古代圖騰。圖/美聯社秘魯伊卡沙漠近日發現大型貓科動物的古代圖騰。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南美洲秘魯納斯卡城(Nasca)古文明所留下的「納斯卡線」,是世界知名的古代文明大型圖案,須從高空俯瞰才能發現。秘魯文化部近日又宣布,在距離首都利馬(Lima)以南400公里的伊卡沙漠(Ica Desert),發現有2,000年歷史的37公尺巨型貓科動物的古代圖騰。由於此次發現的圖騰位置在相當陡峭的斜坡上,加上其受自然侵蝕的影響而將消失,目前相關單位已對該圖騰進行養護措施。由秘魯納斯卡城(Nasca)古文明所留下的「納斯卡線」,僅能自高處視角才可辨識出是何種圖形;考古學界推測,這些圖案可能在當地的祈雨儀式中,佔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透過無人機所拍攝的照片顯示,此次發現的大型貓科圖騰,每條線的寬度約有30至40公分。秘魯文化部15日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個圖騰已經幾乎看不見了,而且即將消失,因為它位在一個很容易受到自然侵蝕的陡峭斜坡上」,「過去一周內,他們已對這個地畫進行清潔和維護,並顯現了這隻貓的輪廓,牠的頭部朝向前方」。據悉這隻貓長約37公尺,線條清晰,寬度在30至40公分之間。納斯卡線是位於秘魯納斯卡沙漠上的巨大地面圖形,由數百個幾何和動物形狀的圖像組成,地點位於秘魯首都利馬以南400公里,範圍涵蓋秘魯乾旱的沿海平原約450平方公里。納斯卡沙漠是一座高度乾燥延伸85公里(53英里)的高原,在納斯卡鎮與帕爾帕市之間。在1939年由美國考古學家保羅·柯索發現。雖然有些地方的人體石刻是以帕拉卡作為主題,但是學者認為納斯卡線是納斯卡文明於400年至650年所創造。有數以百計的個別圖形,出自簡單的綫條,以複雜排列構成魚類、螺旋形、藻類、兀鷲、蜘蛛、花、鬣蜥、鷺、手、樹木、蜂鳥、猴子。這次發現的貓科圖騰,在之前並未被發現過。秘魯主要考古學家伊斯拉(Johny Isla)表示,「令人訝異的是,我們仍在尋找新的圖騰,但我們也知道還有更多的發現」,「過去幾年中,無人機的使用讓我們能夠拍攝山坡圖像的全貌」。伊斯拉說,近年來,納斯卡和帕爾帕山谷出現了80至100個新圖騰,所有這些圖騰都能追溯至納斯卡文化(公元200-700年)。「這些尺寸較小,位於山坡上,顯然屬於較早的文化」。納斯卡(Nasca)和帕爾帕(Palpa)的線條和地理文字在1994年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秘魯帕拉卡斯(Paracas)文化的陶瓷和紡織品中也經常出現類似貓科動物的圖騰,其線條和象形文字構成了具有深遠和象徵意義的文化遺跡,它們傳達了該文化在歷史中發展出的獨特概念和宗教形式。 前一篇文章 廢木家具重生 實木課桌椅好夯 下一篇文章 桃竹苗休耕 蘇煥智怒:全民補貼工業用水 擴大灌區是騙局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追光者2025.09.0803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4【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5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6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7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09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10法院裁定 柯文哲7000萬、應曉薇3000萬元交保2025.09.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