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嬰染沙門氏菌 疑餵食沒洗手釀禍 |2020.10.11 語音朗讀 21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嬰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住院,疑因家長處理肉品後沒有徹底用肥皂洗手釀禍。圖╱中央社圖說:家長泡奶或是餵食孩子前務必洗手,示意圖。圖╱ingimage 【本報台北訊】家有小小孩的爸媽,可別只關心孩子是否感染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林口長庚醫院近期收治3名1歲以下的嬰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的個案,其中一人僅出生10天,就因為腸炎而併發腸穿孔、腹膜炎和敗血症,性命垂危;所幸經過治療已無大礙。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提醒,嬰幼兒感染沙門氏菌主要來自家長餵食時未徹底清潔雙手,因此烹調食物與用餐前務必洗手,若嬰幼兒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盡速就醫。邱政洵說,今年因為新冠病毒疫情關係,感染呼吸道疾病、流感、腸病毒的嬰幼兒確實減少很多,但食源性的傳染病,如沙門氏菌感染,卻不降反升,顯示家長忽略了呼吸道以外的傳染病。沙門氏菌腸炎好發於夏天,每年7月到10月是沙門氏菌感染盛行的季節,通常是因為生食或吃了未煮熟受汙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大都以急性腸胃發炎表現,出現發燒、噁心、嘔吐、頭痛、腹部絞痛和腹瀉等症狀。但嬰幼兒抵抗力弱,尤其6個月以下嬰兒若是感染沙門氏菌,可能產生非常嚴重的併發症,像是敗血症、肺炎、骨髓炎、腦膜炎或是腸穿孔等,未及時救治可能有生命危險。邱政洵表示,沙門氏菌常在豬肉、雞肉等未經烹煮的肉品上驗出,再由這些肉品直接或間接造成一般人的感染。此外,雞、鴨等家禽是沙門氏菌的主要宿主之一,因此不僅會汙染蛋殼,也可能侵犯到蛋本身,所以吃生蛋或半熟蛋,也可能感染。圖說:家長泡奶或是餵食孩子前務必洗手,示意圖。圖╱ingimage但嬰幼兒主要的營養來源是母乳或配方奶,少有肉類和蛋類,為何也會感染沙門氏菌?邱政洵表示,主要是家長處理完肉品後沒有徹底清潔雙手,或是處理肉類和水果蔬菜類的砧板和刀具沒有分開使用,再用帶菌的手或在受汙染的環境下,泡奶、準備副食品給孩子吃,進而導致感染。邱政洵提醒,家長碰觸嬰幼兒時,尤其是烹調食物和餵食嬰幼兒之前,務必洗手;砧板、刀具應區分生熟食外,也要區分肉品與蔬果類專用;雞蛋、肉品也一定要煮熟後再食用,且避免使用未消毒或未煮過的水源,如井水或礦泉水等。另外,嬰幼兒若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盡速就醫,避免發生嚴重併發症。 前一篇文章 棄高薪圓英雄夢 他手作鋼鐵人盔甲 下一篇文章 5病毒性肝炎擬人化 成電競圈新星 熱門新聞 01極樂佛光童軍慶重陽 童行陪伴信仰傳承2025.10.2302佛光會贈《365日》 泰國上議院珍藏2025.10.2403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2025.10.2304建築師揮灑狂想 太空鴨降落南韓2025.10.2305越南中央佛教執委會 參訪光明大學2025.10.2306【歲時.節氣】霜降──草木搖落露為霜2025.10.2307認識日本單位2025.10.2308【相守一輩子】隨時調整心態 守護婚姻2025.10.2309風電機庇蔭 聰明羊群躲陰影涼快2025.10.2310柬埔寨德崇國際機場 安奉金色大佛2025.10.2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彰化軍演 騎士、戰車同行央行:房市尚未到鬆綁時機台灣光復節 賴紀念古寧頭公務員違規赴陸 明年7月1日開罰美參院外委會通過 友台豪豬4法案防疫破功 非洲豬瘟台中現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