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基隆要塞司令官邸 修復新貌迎世人

 |2020.10.03
2220觀看次
字級
圖說:基隆要塞司令官邸,修復完成再展容顏。圖╱中央社

【本報基隆訊】坐落基隆市中正路的一處日式宅院,從日本商人流水伊助宅,轉為軍事「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再成為「李宅」,近90年角色不斷轉換,逐漸凋零經修復後,再以嶄新面貌迎接世人。

基隆市文化局長陳靜萍說,基隆港是台灣面對世界的港口,公元1895年日治時期郵船已開通東亞航線,有固定航線與班次,運載貨物與往來旅客,城市興盛繁榮,各行各業朝氣蓬勃。


圖說: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入門玄關柱頭採「銅包柱」,古銅色外表在圓圈中有「水」字,更以各式彎曲線條連結成圖騰,世人推測可能是「蝙蝠」,取「招福」之意。圖╱中央社

流水伊助看準商機,在基隆從事交通事業,1921年成立流水交通社,初期收票以馬拉車載人,1925年購入自動車轉型經營,1931年購入5輛高級自動車,到1932年「流水巴士」已累積14輛自動運轉公共汽車,行駛基隆。


圖說:基隆要塞司令官邸保有日式木結構結合「土藏造」特點,包含厚重土牆及小而少的開窗建築,更加入個人特色,設計「雙玄關」。圖╱中央社

交通事業蒸蒸日上的流水伊助1931年在會社(公司)對面小山坡建自宅,就是現在的市定古蹟基隆要塞司令官邸。1937年流水會社與基隆市役所(市政府)簽訂讓渡契約,成為基隆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

陳靜萍表示,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流水伊助宅被國民政府接收,由於原要塞司令官邸在戰爭時期遭毀,流水伊助宅轉為基隆要塞司令官邸使用,最後一任居住者姜繼斌後代仍持續居住。

1977年李家頂下住宅,居住到1988年,司令官邸又稱「李宅」,李家人成為宅邸最後一期家庭居住者。


圖說: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屋頂以多種形式組合而成,讓修復團隊傷透腦筋,經建築師做出各種屋頂模型,並與匠師反覆推敲,在結構、排水等考量下完成修復。圖╱中央社

陳靜萍說,古蹟建物面積77餘坪,基地面積170餘坪,具日式木結構結合「土藏造」特點,包含厚重土牆及小而少的開窗建築,保有日式風格,更加入流水伊助個人特色打造「雙玄關」,第一層玄關旁設洋室「應接室」(接待室),第2層才是日式房舍,規模與空間也有別於一般公有日式宿舍緊湊格局,宅院立面與屋頂十分富變化,充分展現流水伊助個人品味。

陳靜萍說,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可能10月底開放參觀,初期預計採團體預約方式,文化局與基隆市政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合作,以「基隆時空漫遊指南」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


圖說:基隆要塞司令官邸早年為日本商人流水伊助宅,規模與空間有別於一般公有日式宿舍緊湊格局,展現個人品味。圖╱中央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