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雲嘉南地區查獲的非法棄置事業廢棄物來自各地,最遠的是台北市,棄置地點從他人土地到水庫下游,有些空地,常在一夜之間突然冒出一座垃圾山。
雲林縣議員李建志、翁水上投資經營富仕得環保公司,專門處理事業廢棄物,包括灰渣、白泥等工業副加產品,打算製作消波塊、空心磚,但他二○一一年二月至隔年十月二十四日把沒有固化的廢棄物,非法運到斗六市、莿桐鄉及彰化縣田中鎮等地棄置、回填,重量達一萬四千八百七十九餘公噸,引起居民不滿,七年仍未清完。最高法院去年底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判李建志八年徒刑、翁水上判二年二月徒刑定讞。
嘉義縣水上鄉鄭姓民眾的土地上,被人丟棄大量廢棄電纜線,時間長達二年,面積高達半片山坡地。追查發現,電纜上印有台北市政府字樣。今年八月,鄭姓地主向台北市議員陳怡君陳情,怒告北市府。北市府資訊局後來查出,亂丟電纜線所有者是市府光纖BOT業者所有,設備網路組長謝嘉興表示,已請對方限期清理並與鄭姓地主處理後續。
多以再利用之名 跑到農地
住台南的戴姓男子代收塑膠、纖維等廢棄物達八千噸,在柳營區自家土地棄置掩埋被查獲,卻脫產拒繳二千七百七十萬元清除費用,還稱一個月只能繳三千元,行政執行署台南分署傳訊後聲請管收獲准。
台南學甲農地填埋爐碴多年,環保局最近加重裁罰,台南環保聯盟則到地檢署按鈴,要求針對明祥馨公司負責人涉嫌違法亂倒爐碴重啟調查。環保局長謝世傑表示,原本明祥馨提出的清理時間是兩年,但環保局評估爐碴量後,要求在最短時間內處理。
嘉義縣曾文水庫下游、偏僻番路鄉草山村,最近被發現棄置大量垃圾及廢棄物,形成「垃圾瀑布」,惡臭髒亂,汙水可能汙染下游水源,環保局會同嘉義林管處、鄉公所會勘,限期土地承租人清除,並將追究處罰不法亂倒行為人。
據調查,去年全國事業廢棄物高達一千九百八十萬噸,是一般廢棄物的兩倍,其中達百分之八十四以「再利用」處理,僅百分之十六掩埋或焚燒處理;但這百分之八十四的事業廢棄物,卻有許多以「再利用」之名,跑到農地、魚塭等地。
廢棄物之亂 源自權責不清
過去五年環保署查處的非法棄置場址高達八百六十九件,平均兩天發生一件,但只有百分之八完成清除,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二的廢棄物仍堆置在原地。
嘉義縣地廣人稀,偏僻農地、廢棄廠房被不肖清運業看中,近半年環保局接獲民眾陳情、自行巡察及警方通報,稽查非法棄置多達百餘件,棄置量大的案件占三分之一。雲林縣目前至少有十處事業廢棄物非法棄置場,種類包含汙泥混合物、紡織汙泥及染整汙泥,以回填或露天堆置處理。
各縣市檢警、環保單位雖協同查察非法棄置,但仍不時傳出事業廢棄物違法棄置農地、魚塭等地。縣市環保人員指出,事業廢棄物亂象追本溯源,在於管理權責模糊不清。事業廢棄物中近九成來自工業部門,但工業局只認定可不可以再利用,稽查責任在環保單位,而環保單位人力有限,要與不肖業者捉迷藏,常力有未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