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釋奠 台南孔廟38古禮儀式 江俊亮 |2020.09.29 語音朗讀 27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南市全台首學孔廟祭孔昨日按古禮登場。圖/中央社 台北市祭孔大典只開放一百五十名民眾觀禮。禮生在典禮開始前趕緊整理口罩。 圖/蘇健忠 台北市祭孔大典只開放一百五十名民眾觀禮。禮生在典禮開始前趕緊整理口罩。 圖/蘇健忠 南投縣「藍田書院」昨祭孔進行文廟書院才有的科甲聯登、魁星踢斗儀式。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記者江俊亮台南報導】有「全台首學」之稱的台南孔廟,昨日清晨舉行祭孔釋奠典禮,由台南市長黃偉哲擔任正獻官,儀式遵循古禮舉行。今年因受疫情影響,除了正獻官、分獻官及佾生外,觀禮者一律戴口罩,典禮後開放民眾拔智慧毛。清晨四時,天色仍昏暗,八十歲的義工方陳月娥就起個大早,前往台南孔廟「釋奠」。她將祭品置放在至聖先師孔子牌位、亞聖孟子牌位,以及孔子的弟子冉耕、宰予、冉求、言偃等牌位前祭奠,準備迎接祭孔大典。住在台南孔廟附近的方陳月娥表示,她退休之前在孔廟當工友,與擔任孔廟管理員的先夫方伯堅,每年教師節清晨,都會為「孔聖人」準備釋奠祭品;丈夫往生後,就由她來做,退休後,仍繼續到孔廟當義工,算一算也有五十年歷史了。清晨五時,祭孔典禮在大成殿登場,儀式循古禮行迎神禮、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撤饌禮、送神禮、望燎等三十八個儀式,由台南市忠義國小學生表演六佾舞。拔智慧毛活動象徵拔得頭籌財團法人台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潘元正表示,釋奠一詞,始見於《禮記》,「釋」與「奠」都有放置的意思,也就是在牌位前放置祭品表示祭奠。潘元正指出,台南孔廟依古禮獻祭孔子,儀式之後的拔智慧毛活動,每年都有許多教師或家長帶著學生參與,象徵「拔得頭籌」及「執牛耳」之意。首次來台的加拿大青年Wes Davies昨日也起個大早,前往孔廟參觀祭孔大典。他說,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祭孔典禮,感覺非常莊嚴肅穆,他要將拍攝的影片放在網路上分享;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三年級學生黃資芸、陳玟霈,昨天清晨則穿著仿明朝的衣服前往觀禮,並獲得印有「孔廟文化節」的福袋和智慧筆。兩人表示,因為升上大三後想考研究所,所以前往孔廟求智慧。黃資芸表示,她是第一次參加祭孔大典,當「迎神」的時候,發現氣氛開始變得莊嚴,內心也開始莊重起來。她觀察天空從黑暗到微亮,享受肅穆的典禮,好像回到遠古,有種一脈相承的感覺。國家一級古蹟號稱全台首學台南市政府指出,台南孔廟首建於明永曆十九年(一六六五年),是全台最早興建的孔廟,也是國家一級古蹟。清朝時期一度是全台灣童生入學的地方,因此有「全台首學」之稱。去年大成殿整修,在安全考量下,取消拔智慧毛活動,今年才又恢復。市府文化局表示,今年是孔子二千五百七十年誕辰,南市孔廟文化節以「木敔穆靜」為主題,二十七日就在孔廟大成殿舉辦「啟蒙大典──硃砂啟智」儀式,由市長黃偉哲為學童點硃砂開智慧,祝福學童們福慧雙全、健康快樂。文化局指出,「木敔」是在祭孔大典中的一種木雕樂器,模樣似虎,背負二十七齟齬,名為「敔」(音同「羽」),演奏時以籈擊首三下再刷背三下,表示樂章已畢。孔子的哲思與理念,經歷兩千多年仍盛,文化局希望藉由「木敔穆靜」,期許杏壇春風芬芳持續傳遞不息。 前一篇文章 各地祭孔特色 苗栗飄客家風 彰化鳳片糕取代三牲 下一篇文章 科技導入醫學 後醫系前景看好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3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4雲梯2025.07.0105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8如是說2025.07.0209【詩】覺有情2025.07.0210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學生健康把關 南市發表營養教育專書佛大參訪汶萊 辦學特色獲當地高中肯定 南華雲水書車成果展 展現全台首創由孩子創作AR繪本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開跑 逾5000名師生走出校園口腔保健 壽山攜手獸醫為狒狒拔牙、根管治療策展水圳故事 小學生化身自然觀察家 作者其他文章台南夜市吉祥物 夜奇鴨亮相井仔腳瓦盤鹽田 賞夕陽高跟鞋教堂 玩美一夏龍宮瀑布 清涼來襲「喘息咖啡」 讓照顧者放鬆雨打阿勃勒 飄散黃金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