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燈立五結報導】新竹林漢泉與屏東原住民賈瑪啦‧古流兩位藝術創作者,費時二個月時間,在攝氏三十五度的豔陽下,一刀一鑿雕刻出四座各高逾三公尺的巨型雕刻藝術品,展現「守護」意象,即日起在宜蘭傳藝中心展至二十五日。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推出的「台灣木藝大展」中,匯集了傳統漢人與原住民的守護靈,一般漢人以「門神」作為守護意象,原住民則以「祖靈柱」(男頭目、女祭司)為代表,族群雖不同,交織出的藝術火花同樣令人驚豔。
參展的林漢泉與賈瑪啦‧古流兩位藝術創作者,在傳藝園區以每根原來重達一千公斤的檜木漂流木,各自展現漢人、原住民對家園、部落的「守護雕刻」。
林漢泉創作的門神姿態威武,立於避邪獅上,身上蝙蝠與鹿象徵福祿,反映民間對「天官賜福」、「升官如意」的嚮往。
原住民的守護雕刻則呈現男、女祖靈相,分別化身為女巫師與狩獵勇士。女巫師持頭杖、披百步蛇,象徵排灣族的守護圖騰;狩獵勇士持長矛,背後還繪一張臉表現傳說,以前原住民獵取羊頭背負下山時,造成被誤殺,此後才在背後也刻畫人臉,為難得一見的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