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暑假結束,學生紛紛開學了,但是許多學生出現了「收假症候群」,出現緊張、焦慮、憂鬱。心理師提醒,長假後開學是學生壓力爆發點,若問題持續一到二周,就應尋求專業諮詢。
暑假結束之前,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就接到家長詢問電話,擔憂家中小孩無法適應開學生活,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林惠蓉表示,收假症候群是沒辦法將放假的心情或作息,順利轉換回規律性,以致造成收假後,出現白天精神困頓、倦怠、缺乏活力,甚至思考及注意力無法集中。
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饒怡君說,就像上班族長假之後,會無法適應工作一樣,收假症候群的調適,通常時間很短,但若小孩子如持續一到二周,常喊肚子痛、頭痛,常無故發脾氣、作息混亂,建議先電話諮詢專業,若持續三個月,甚至六個月以上,就應主動就醫。
林惠蓉說,收假症候群的情緒上症狀,包括緊張、焦慮、憂鬱;身體上則有腸胃不適、胃口差等問題;睡眠上常會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造成上學遲到、課堂容易打瞌睡,變成被老師注意的問題人物。
林惠蓉說,若學生長期適應不良,可能導致學生產生拒學作為,沉迷電玩、網咖,建議家長收假前應讓孩子回歸正常生活,若有收假症候群,可諮詢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諮詢專線:(○二)三三九三七八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