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新社報導,西班牙納瓦拉大學(University of Navarra)研究人員一日在歐洲暨國際肥胖會議公布一份研究,每天攝取三份以上「過度加工食物」(ultra-processed foods,UFP)的人,位於染色體末段的「端粒」(telomere),和甚少攝取這類食物者相比,更易變短。
端粒是位於染色體末端的保護性結構,功能是維護染色體穩定。隨著年齡增長,端粒會因每次細胞分裂就流失一點,近而自然變短,因此端粒長度是生理年齡的一個標誌。這項研究顯示,飲食是會影響細胞老化快速的因子。
研究人員表示,過度加工食品由工廠生產,雖內含油脂、糖、澱粉與蛋白質,但幾乎不含天然食物,卻加入人工香料、人工色素、乳化劑、防腐劑等其他添加物,來延長保存期限和壓低成本,被歸類為營養價值低的垃圾食品。
研究人員先檢視近九百名五十五歲以上者的健康資料,並依據他們攝取過度加工食品的量,分成四組。
研究發現,與過度加工食品攝取量最低組相比,其他三組人的端粒變短風險分別增加百分之二十九、百分之四十與百分之八十二;攝取最多過度加工食品的組,有較高可能會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血脂不正常等變成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