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張若與陳奇祿的人間情緣

文╱邱秀堂 |2020.08.27
2871觀看次
字級
陳張若女士(坐輪椅者)回到屏東里港外婆家──有二百多年的藍家古厝。圖╱邱秀堂
陳張若女士(坐輪椅者)回到屏東里港外婆家──有二百多年的藍家古厝。圖╱邱秀堂
陳奇祿院士賢伉儷(右一、二)曾三度到屏東美崙作者(左一)娘家拜訪,左二為作者的母親。圖╱邱秀堂

文╱邱秀堂

「秀堂,妳可以陪我們一起回屏東嗎?媽媽想回故鄉走一走。」

在中央研究院士陳奇祿博士(1923-2014)仙逝後第四年的四月,接到從美國返台探親的兒子媳婦如此電話提問,身為陳院士永遠「義工祕書」的我,毫不考慮答應陪陳師母南下。

陳師母張若女士,出生於南台灣的屏東萬丹,家世顯赫,父親張山鐘(1887-1965)是名醫,也是屏東縣首屆縣長;她的弟弟張豐緒(1928-2014)曾任屏東縣長、台北市長、內政部部長 ;母親藍奎,則是里港名門藍家藍鼎元後代。師母畢業於日治時期高雄州立屏東高等女學校,之後再進入台北女子高等學院(日治時期台灣唯一的女子高等教育機構。一九四四年廢校,校址即今台北國語實驗小學)就讀。

張若的父親張山鐘,雖在屏東萬丹地區執業,但不忘繼續進修,他在台北帝大醫學院解剖學研究室,跟隨日本解剖學者、人類學者金關丈夫(1897-1983)做屏東萬巒地方平埔族的人類學研究,因此兩家人來往密切。

一九四八年,陳奇祿從上海聖約翰大學政治系畢業回到台灣,任職台北市《公論報》社編輯,主編國際版,兼主持副刊「台灣風土」編務,因為向金關丈夫邀稿,兩人建立了深厚友誼。

爾後經金關先生的介紹,陳奇祿認識了張若的弟弟張豐緒,也進而間接促成張若和陳奇祿的良緣,兩人於一九四九年結婚,當時陳奇祿已在台大歷史系擔任助教。

那日,邀我南下的是陳院士的三子國俊、曼玲夫婦,以及二媳庸熙。我們從台北搭高鐵至高雄左營,再租休旅車陪著陳師母先來到她的外婆家——屏東里港鄉玉田村藍家古厝。此座有兩百多年的傳統閩南燕尾式四合院,混搭日式仿巴洛克的設計,屋上浮雕與綠意盎然的庭院,很有大戶人家的氣派。

接著到陳師母的娘家,位在屏東縣萬丹鄉新庄村,我曾在二○○○年底陪同陳奇祿院士伉儷回來,這裡是陳師母從小住的地方,也是她父親張山鐘當年開業的「東瀛醫院」所在。那時古厝已成了幼稚園,師母居然在屋內熟悉的書架上發現她小時候學鋼琴的琴譜,彷彿找到她童年的幸福密碼。記得當時陳院士說:「真巧,我三歲時隨父母從台南佳里至大陸廣東汕頭的日本僑校教書,六歲入學的那所學校也用『東瀛』二字,就叫『東瀛學校』。」

此次陪著師母回娘家老宅,陳院士已作古,載我們的司機先生來回問路,別說張家古厝,現在連幼稚園也無處尋了,我們悵然離去;轉至不遠的張山鐘博士墓園,陳師母對著父親張山鐘和母親藍奎的遺像,合掌深深鞠躬,我們也陪著師母在墓園默默追思良久。

人世無常,陪著年逾九旬的師母南下探親,可惜少了庸熙的先生國倫。陳院士次子國倫是我淡江大學的學弟,他畢業後到美國深造,於民國八十七年(一九九八)十二月二十四日過完四十六歲生日的第三天,不幸在美國因氣喘病發過世。白髮人送黑髮人,陳院士伉儷的傷痛可想而知。

陳院士伉儷曾三度到屏東縣竹田鄉美崙村我的娘家,初次我父親還在世,今回師母特別交代要造訪我娘,讓我萬分感動。抵達美崙村時,多年未見的兩位老人見面緊握雙手,珍惜今生難得的一期一會。

我追隨陳奇祿院士工作有十二年,後來雖然和他已沒有從屬關係,但還是經常協助陳院士和師母處理一些事情;我笑稱師母是「陳張若祕書長」,我是永遠的「義工祕書」。陳奇祿院士一生奉獻給文化,溫柔賢淑的師母陳張若女士在家相夫教子,是陳院士的賢內助。

知名作家楊絳在百歲感言中曾云:「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覺得這句話套用在陳師母身上,再貼切不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