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瑞麟畫作〈吃便當〉。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有「礦工畫家」美譽的洪瑞麟,作品為台灣美術史上勞動寫實代表,在他辭世後,洪瑞麟長子洪鈞雄捐贈了一百五十件作品給北美館,這批作品已運回台灣,預計二○二二年初策展亮相。
一九一二年出生的洪瑞麟,從日本帝國美術學校畢業後,一九三八年受到畫家倪蔣懷邀約,到倪經營的懷山煤礦工作,在礦場展開「礦工畫家」的創作歷程;洪瑞麟透過畫作為台灣一九四○年至一九七○年代的礦業黃金歲月,留下珍貴紀錄。
在洪瑞麟離世二十四年後,洪瑞麟長子洪鈞雄將父親的一百五十件作品捐贈給北美館。其中包括礦工九十一件作品(其中九件為雙面畫)、裸體素描三十二件(其中一件為雙面畫)、人像五件、風景八件、留日時期作品七件、速寫本七本(內有畫作約三百二十八張)。
北美館在一九八七年就曾策畫「洪瑞麟的藝術世界──礦工與裸女」展覽,這次在獲得家屬託囑家藏作品後,預計二○二二年春季推出策畫展,透過洪瑞麟的眼與筆,展露在生死一懸的礦坑,以及離開黝暗地底後的天光雲影。
另外,昨天為台灣文學作家呂赫若一百零六歲冥誕。其長子呂芳卿將父親《呂赫若日記》捐贈給國立台灣文學館,以進行修復及保存;《呂赫若日記》為呂赫若於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連續三年以日文書寫之日記,台文館曾於二○○四年出版中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