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捨一物 4個月居家變整潔清爽

 |2020.08.25
5697觀看次
字級
進行「一日捨一物」4個月,就能明顯看出家中雜物慢慢減少,環境也更舒適整潔。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看到堆積在家中各處、久未使用的物品,雖然想好好整理一番,但一口氣丟掉大量物品,不但費時也耗力,因此常常不了了之。日本居家整理書作者Michelle推薦「一日捨一物」的斷捨離原則,從身邊不需太多時間思考就可捨去的物品開始,養成每天「微整理」的習慣,既不容易感到壓力,也可以慢慢養成審視周圍物品是否需要的習慣,只要4個月就能明顯看出家中雜物就能慢慢減少,環境也會更舒適整潔。

1. 從思考時間少於30秒就可捨棄的物品開始

長期養成習慣的祕訣之一,就是盡可能不要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不妨將每日捨棄一件物品,視為回家後的例行公事之一,如果會猶豫要不要丟棄的時間超過30秒(就算是假日也不要超過3分鐘),就先不處理它。


圖說:每天花上30秒丟棄用不到的東西,養成一日捨一物的習慣。圖/Unsplash

2. 不要丟家人的東西

自作主張地丟掉家人的物品,可能會讓家人感到壓力或造成不愉快,整理範圍則可以先從自己的空間或是公用區域開始,之後再能帶動其他家人一起執行

3. 提不起勁的時候,即使只丟一張收據也OK

如果有時實在找不出要丟什麼,或是很累的時候,從皮夾裡抽出一張收據,或是桌上的傳單丟掉也可以,重點是無論如何要維持「一日捨一物」的原則,才能培養出「捨棄的習慣」。

4. 記錄每天丟了什麼東西

在筆記本或是手帳裡寫下今天的日期,以及丟了什麼東西,數量累積愈來愈多之後,回顧自己過去每天丟了什麼,就會很有達成目標的成就感,也可以上傳到社交網站,邀請朋友一起實行。

5. 尋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房間」

如果開始對一日捨一物感到倦怠,不妨翻翻居家雜誌、網路上的各種美圖,或是到家具、選物店逛逛,找自己理想的房間,或許就能重新產生動力。

6. 開始捨棄物品前,先拍下空間作為對照

即使每天丟東西,最初一個月可能還不容易感覺家中有太多的改變,所以實行前和每過一段時間,可以定期拍攝家裡或房間的照片,感受前後的差別。


圖說:對一日捨一物感到倦怠時,可以翻雜誌找尋自己的理想房間,或定期拍照感受整理前後差別。圖/Unsplash

若對「有什麼東西可以丟」實在沒有想法,可以參考以下於不同情境、空間的「捨物清單」,你的家裡一定也可以找到這些東西。

【情境一】準備出門的忙碌平日早晨

不知不覺中,抽屜或化妝包可能堆積許多很久沒使用的美妝用品、用具,只留下最常用的,其他可以捨棄,對個人衛生也較好,像是刷毛分岔的刷具、已過期的試用包、半年以上沒使用的化妝品。包包則可丟棄在外拿到的傳單、票根等,皮夾則是非常容易堆積雜物、也很容易找出多餘物品的地方,收據或過期的折價券都是可以丟棄的。

【情境二】工作一天後回到家,有點累的晚上

下班到家後,可以整理冰箱和浴室,一定會找得到不需要的東西,冰箱中很久沒用的調味料、過期食物,以及浴室洗臉台上不用的洗面乳或化妝水,都可以順手丟棄。


圖說:浴室洗臉台很常有可以捨棄的物品出現,像是久未使用的化妝水和洗面乳。圖/Unsplash

【情境三】較有空閒時間的假日

悠閒的假日可以好好打理家中環境,像是每天都會經過的玄關,只要把磨損過多的舊鞋,或是穿了不合腳的鞋子清掉,就會明顯感覺清爽。

書櫃、層架容易堆積許多已看過的書籍或各式文件,先不要猶豫是否該丟掉喜歡的書或雜誌,可以先整理超過5年以上的記帳本,以及好幾年沒拿起來過的書,而文具部分有相同功能但數量太多,或是已經無法使用的文具,也是留下必要、常用的即可。

廚房櫥櫃以「可以輕鬆拿取物品」為目標,從櫥櫃裡最令人感到在意的東西開始整理,適度丟棄不用的料理用具、使用頻率過低的餐具。

衣櫃是難度較高的斷捨離場所,但其實也可以輕鬆找出非常多可捨棄的物品,像是已經明顯鬆掉的內衣褲、嚴重起毛球的毛衣、有污漬的衣服,或是3年以上沒有穿的衣服。


圖說:衣櫃是最難斷捨離的場所,可以先把有污漬,或3年以上沒有穿的衣服捨棄。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