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海豚太逼真 鼓舞自閉症童

 |2020.08.05
1115觀看次
字級
機器海豚原型機,近期進行了第一次展示。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年來反對圈養鯨豚的聲量愈來愈高,因為關在大型水族箱裡的鯨豚,不僅死亡率、受傷率高,單調的環境、狹隘的生活更與牠們在大洋的高度自由相違背;近期紐西蘭一群團隊製造出一款非常逼真的機器海豚(Dolphin Robot),可望解救無數海洋動物。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紐西蘭企業家梅蘭妮.蘭格茲(Melanie Langlotz)和她的新創團隊「邊緣創新」(Edge Innovations),一年前受到中國大陸企業的邀請,要求設計一座水族館,但兩人思考之後,他們想出用「機器動物」來取代水族館裡的鯨豚,並且決心將想法轉變為現實。

蘭格茲本身是一名AR(虛擬實境)的專家,設計一款海中機器動物對她來說充滿挑戰,她說:「我和所有與機械、電子學有關的人請教,但每個人都告訴我這太難了,因為它必須長時間泡在水裡,而裡面卻有很多電子零件。」

電影特效技術 化為實際成品

後來美國加州兩位曾為《星際迷航》、《侏儸紀世界》等多部電影製作機器動物的專家,羅傑.霍爾茲伯格(Roger Holzberg)和沃爾特.孔蒂(Walt Conti)加入團隊,在他們協助之下成功設計出一款二百七十公斤的機器海豚原型,並且在今年初第一次下水,經過多次反覆修改,這款機器海豚近日第一次展示。

霍爾茲伯格曾經擔任迪士尼公司的創意總監,他坦言,要設計一款長時間展示、泡在鹽水的機器動物並不容易。霍爾茲伯格說:「這隻海豚的重量、手感和工程設計,從骨骼結構到與肌肉紋理間相互作用,我們完美模擬複製出一隻年輕寬吻海豚。」

在跨領域合作下,第一隻海豚原型機已投入泳池測試,他們找來一群不知情的受試者與原型機互動,機器海豚栩栩如生,完美地複製海豚的所有動作,也對訓練員的手勢有反應,摸下去的觸感與真的海豚沒有差別,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受試者都以為自己在跟真的海豚玩,直到團隊揭露真相。

應用範圍寬廣 治療認知障礙

蘭格茲說:「孩子們一開始並不知道這是機器海豚,他們都以為這是真的,當知道真相時都難以置信。」受試者中有位自閉症病童,她的反應尤其鼓舞團隊;霍爾茲伯格說:「女孩對她面前的機械生物,展現出純粹的愛和著迷。」他認為機器海豚有機會為認知病症治療做出貢獻。

蘭格茲指出,未來機器海豚的應用相當廣泛,包含行為障礙治療、電影產業道具,還能藉此服務更多媒體,達到教育目的。它不僅成為飼養鯨豚的替代方案,電影製作、野生動物教育也能將其作為一項工具,甚至可能改變現今水族館的狀況。

儘管目前一隻機器海豚要價四千萬紐元(約新台幣七億多元),但是不用飼料(充一次電可活動十小時)、不需保育員隨侍、活得比真海豚久(使用壽命約十年),最重要的是不受動保法規規範;霍爾茲伯格認為,機器海豚是人道和經濟效益的選擇,可以替代海洋生物。「邊緣創新」表示,已經有大陸買家在排隊了。

團隊的野心不僅如此,他們已經開始研究複製鯨魚、鯊魚等其他大型海洋生物的方式,希望未來能透過製造機器動物,來解救被困在水族館的動物,徹底改變這項產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