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止 世衛:維持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2020.08.02 語音朗讀 8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英國為防控新冠疫情,暫緩執行解封措施,圖為一名女子戴著口罩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岸邊拍照。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1日宣布,維持新冠病毒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目前全球確診人數突破1700萬人,這是世衛宣告的第6次公衛緊急事件,也是最嚴重的一次。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委員會成員7月31日召開視訊會議,各國專家檢視疫情最新變化做出最新建議,世衛1日晚發出新聞稿表示,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接受委員會建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依舊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世衛指出,緊急委員會肯定世衛及合作夥伴對疫情大流行應對的努力,且認為疫情需要長期應對,強調各國、區域及全球各層面合作應對的重要性。緊急委員會另向世衛及會員國提出一系列建議,包括呼籲世衛與全球和區域多邊組織合作,支援會員國維持健康服務,並建議各國共同致力於公平分配診斷治療藥物及將來問世的疫苗。圖說:墨西哥日增確診近萬例創新高。圖╱新華社譚德塞7月30日曾在記者會上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是世衛根據「國際衛生條例」宣布的第6次「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毫無疑問這一次是最嚴重的,並表示疫情仍在持續大流行中。他另在7月31日的緊急委員會議表示,「想想6個月前,你們建議我宣布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當時中國大陸以外國家地區只有不到100起病例,且無人死亡,這令人警醒」,強調這場疫情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機,其效應未來數十年都能感受得到。截至中歐時間8月1日17時,世界各國向世衛組織通報逾1739萬例感染病例,逾67萬人死亡。「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是世衛對國際發出的最高級警報,確認疫情存在傳播風險,需要國際社會一致應對,世衛緊急委員會每3個月開會檢討取消或維持。過往世衛組織曾5度宣布「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包括2009年的A型流感病毒(H1N1)、2014年西非伊波拉病毒(Ebola)、2014年的小兒麻痺症、2015年到2016的茲卡病毒(Zika)、2019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病毒。圖說:英國為防控新冠疫情,暫緩執行解封措施,圖為人們戴口罩從一幅壁畫旁經過。圖╱新華社 前一篇文章 哈格比颱風 明天北部風雨明顯 下一篇文章 美國載人太空船 準備降落墨西哥灣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7雲梯2025.07.0108【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9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10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