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的農遊券抵用商家分成10大類,漁產品包含田媽媽、百大與在地青農等。圖/取自農委會臉書
【本報台北訊】振興三倍劵正熱,還有另一種券也很夯,那就是「農遊券」!農委會砸12.5億元發放500萬張農遊券,每張面額250元,分兩階段抽籤,每次發出250萬張。第一階段至昨(14)日為止,僅165萬人登記,還有335萬張沒人領,等同人人有獎。
當你正排隊領振興三倍劵時,來看看另一種振興券「農遊券」,農委會輔導處休閒產業科科長楊欣佳説,7月9日公布農遊券,7月10日就破百萬人登記,接著遇到周末假期「熱度有點衰減」,這幾天會多做行銷吸引民眾關注,希望趕快把500萬張都發出去。
楊欣佳説,農遊券採用電子票券發行,當初已經思考過可以由小孩幫忙代登記,因此每支手機號碼可以代領取三份農遊券,且親子大小共同出遊農村,也可以增進感情。發放本意希望民眾可以利用農遊券到農村旅遊消費,不是到附近農特產展售中心購物。
第一階段原本要發出250萬張,但最後僅165萬人申請,楊欣佳説,未領取的85萬張農遊券,將會併入第二階段抽籤,等於有335萬張,中籤機率更高。第一波中籤的民眾目前領票順利,不過太多人同時上網領取,現在網站有點塞車。
農遊券只有電子票券,必須上網登記抽籤,不像文化部發放的藝FUN券還可領取紙本券,對於年紀較大的長輩來說不易操作。藝FUN券可到藝文店家消費,體育署的動滋券則可觀賞賽事、購買體育用品,農遊券除了規定用在休閒農場、農漁特產展售中心,還限定「跨鄉鎮」消費,可能造成領取誘因不足。
圖說:農遊券發放本意希望民眾用農遊券到農村旅遊消費,藉由親子共同出遊增進感情。示意圖/unsplash楊欣佳指出,當初也評估過是否發放紙本農遊券,但印製紙張跟配送都要成本,怎麼發放也是問題。去年曾推出紙本的秋冬農遊券,業者還要將紙本跟單據寄回來核銷,光是這些紙張就要另租一個倉庫保存,造成許多浪費。這次才希望採用電子票證,把省下來的成本讓民眾、業者受益。
農委會提醒,今起至7月18日則是第二階段抽籤,記得把握最後機會,只要利用電腦或手機,在活動網頁登記「手機號碼、姓名、身分證或居留證號、出生年月日、居住地縣市/鄉鎮市區」,即可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