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妙方、吳欣縈、劉瑋婷、陳怡儒大樹報導】佛光童軍團二十四至二十六
日在佛光山舉行「第七期佛光童軍全國服務員知能研習營」,二百位來自全國各地區佛光童軍團服務員在三天的交流活動中,學習更多帶團的理念、方法,為所屬童軍團擔任起更多教化的功能。
佛光童軍服務員知能研習營中,八十五個童軍團針對宗風、佛門思想與團務運作等作跨團討論,研討主題著重在整個佛光童軍的藍海策略—如何創新創心、發展品牌、價值創新、優勢延伸。
另外,在雲居樓二樓除了呈現各團精采成果展之外,課程中也安排國際活動的經驗分享。其中,由寶華佛光童軍團主委蔣姿香分享在當地主辦的「第十八屆飢餓三十體驗DIY」活動。她表示,這是與世界接軌的公益活動,而精神主旨在於希望參與的小童軍,能夠真正了解與體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
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在主題演講「成立佛光童軍團的時代意義」中指出,教育小孩的首要責任在養成良好的習慣和集中注意力,服務人員本身要以身教代替言教,讓小朋友有清楚且正確的學習。而童軍教育的精神主旨就是輔助社會、學校、家庭教育的不足,並在遊戲、唱歌的活動當中,引導小朋友至正向的道路,培養「心中有別人」的價值觀。
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則傳遞童軍服務義工捨己為人的思維精神,指出任何教育不能只注重技藝,要能充實內涵、提升自我,以身作則是很重要的關鍵;並強調童軍服務,不僅要成為知識巨人,更要做一名道德行者,將美德落實於生活中,提升自我成為生活高手,這也就是呼應了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若能落實生活教育,不但能讓幼童獲得實質技能,進而到品德教育發展,更能引導出自利利他、幫助他人的領袖者風範。他勉勵服務員,要能提高標準自我期許,不但讓受助者感到快樂,卻也替自我找到能力提升的助益。
中華總會北區協會會長趙翠慧在「宗教教育對兒童人格發展的影響」中,以自身的生活教育經驗分享,要讓孩子種下好的佛法觀念,長大後也就自然明瞭走正確的路。
最後,在閉幕典禮中,執行長李耀淳勉勵服務員除了滿載互相交流經驗及法師、講師的智慧叮嚀外,回到當地活動時,重新落實基本訓練,讓佛光童軍品牌更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