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羅東訊】宜蘭縣羅東鎮退休教師林獻忠,三年來默默地在辦理成人的義務教學,現在又擴展到青少年,有許多學生是銀髮族,全部免費,這項義舉感動了參加教學的老師,也自願不領薪資。
林獻忠說:「我的父母親因為不識字,當孩子們長大外出工作,就不太有時間陪伴老人家,報章雜誌固然無法看,當時他們連電視都看不懂,因都是國語發音,也不喜歡出去,晚年的生活過得很落寞」從國小教師退休的林獻忠說,當時他曾立誓,「有生之年,要創設義學,讓中、老年人有充實生活、豐富生命的園地」。
林獻忠在八十九年九月正式創立「南陽學苑成人義學班」,在住家對面租了一間房屋當「學校」,開始的時候只有國學導謮、美語、日語三個班,學員有卅人,如今已增加到十餘個班,學員有七百多人,太太林陳英蘭當班主任,負責招生登記、影印資料、電話聯繫、替學生準備教材等工作。
林獻忠是台北師專畢業,在宜蘭縣的國小服務廿五年之後退休,義學班的老師來源,最初他是找教育界的朋友支援來當老師;而後來上課的學生中因另有專長,當義務老師;有的是看到招生廣告,自告奮勇的前來拔刀相助;如今有的開業舞蹈班、瑜珈班等,都會主動免費提供場地、師資相助。
林獻忠開班注重實用性,美語班以會話為主,因為許多家庭的兒子、孫子都在學英語,便於溝通,出國也很實用,日語則以會話和歌唱為主,學生學了之後,常去唱日本歌,電腦學會了可以上網看資訊,其他的也都與健康或生活有關。
在提供銀髮族成長的環境之後,林獻忠覺得目前社會上功利充斥,導致孩子們沒有方向感,所以又開設讀經班和少年國術班,從小培養倫理觀念和強健的體魄。
林獻忠表示,義學人人能辦,提供地方、提供桌椅、提供人力,只要付出一點點心力,都是辦義學,政府在教育方面對青少年大力支持,而對六十歲以上的則著力不深,提供他們成長的園地,讓他們減少族群鴻溝、有充實的機會、能一起作伴交換心得的,看到他們露出牙齒,開心的笑容,充滿溫馨,是他個人也是社會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