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六月二十三日九時四十三分,中國大陸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圖為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 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昨天成功發射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提供全球衛星定位服務能力的國家。中國科學院指出,北斗系統建成,代表「外科手術式精準打擊」、「定點清除」、「斬首行動」等所有GPS能做的事情,中國不僅能做,還能完全不受制於人。
綜合陸媒報導,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昨天宣布,上午九時四十三分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完成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定計畫提前半年完成。
報導形容,這顆「收官衛星」補全了北斗覆蓋全球的最後一塊拼圖,代表當前只有美國(GPS)和中國具有提供全球衛星定位服務的能力。
百分之百國產
不再怕美卡脖子
報導宣稱,更重要的是,中國研發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真正實現了獨立自主,核心技術已經實現百分之一百國產化,不再怕美國從晶片之類的核心技術上「卡脖子」。
北斗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王平表示,這顆衛星將經過多次變軌進入地球靜止軌道,隨後展開在軌測試,一切正常後將正式入網提供服務。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發射前表示,這顆衛星發射後,在今年適當的時候,會對外宣布全球系統的建成,提供北斗所有的服務。
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可謂一波三折。之前因為長征火箭兩次發射任務失敗,預定發射時間由五月延至六月;六月十六日,因臨射前又發現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存有「產品技術問題」,發射時間再度延後至六月二十三日。
一九九四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建設。二十多年間,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共組織了四十四次北斗發射任務,利用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先後將四顆北斗一號試驗衛星、五十五顆北斗二號和北斗三號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成功率百分之一百。
據大陸官媒報導,中國國內超過百分之七十的移動電話都使用北斗導航系統,包括華為、OPPO、小米、vivo和三星等品牌的手機;數以百萬計的計程車、巴士和貨車也可以接收北斗信號。
全球半數國家使用
陸國防能力大躍進
報導稱,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國家都開始使用北斗系統。中國北斗將持續參與國際衛星導航事務,推進多系統兼容共用,開展國際交流合作。
中國科學院官方科普平台、微信公眾號「科學大院」指出,這次成功發射,代表中國自一九九四年開始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終於完成全部組網星座發射任務,正式建成。在此之前,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歐盟先後建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科學大院表示,美國的GPS起步於一九七○年代,經過多年發展、尤其商業運作以後,已經走入人們日常生活中。但是,它的本質是軍用衛星導航系統,隸屬於美國空軍,毫無疑問會時刻以本國利益為第一位。
在一九九○年的波斯戰爭中,GPS精密制導武器嶄露頭角,後來又在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戰爭中反覆出現,不斷震驚世人。科學大院表示:「北斗的建成,意味著我們不僅能做所有GPS能做的事情,還能完全不受制於人,對國防安全的意義重要到無法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