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噗共乘進偏鄉 騎車5貼掰掰

 |2020.06.24
3501觀看次
字級
台東縣鸞山村缺乏大眾運輸,長期利用發財車當「娃娃車」,今年二月交通部推動共乘才解決。 圖/劉學聖
台東縣延平鄉鸞山的胡媽媽(左二)有五個孩子,由於家附近沒公車,早年只能騎機車「五貼」帶小朋友去上學。 圖/劉學聖

【本報台東訊】位在卑南族聖山「都蘭山」腳下的台東縣延平鄉鸞山部落,長年缺乏公共運輸,過去學童每天要走路四十分鐘才能到公車站,無照駕駛是當地常態,在地媽媽胡彩霞過去多年騎車「五貼」載兒女上學,成立課輔班的胡秋琴更常年駕駛發財車載放學幼童回家,一載就是十多人。

因在地人口「非老即幼」,許多孩子因交通不便轉學,高齡長者則因視力、關節退化,自行駕車、騎車出門,事故率也逐年攀升。

交通部科技顧問室前年底開始啟動「花東地區智慧交通計畫」。科長劉建邦說,偏鄉住戶距公車站牌兩、三公里,計程車不來、公車太遠;為找到解方,二○一八年起在延平鄉試辦「噗噗共乘」,透過部落自用車、計程車、租賃車、福音車等,媒合在地居民考職業駕照,讓在地車、服務在地人。

試辦計畫從延平鄉接送學生、長者,去年擴大到萬榮鄉、卓溪鄉。今年初,五貼媽媽、發財車載童景象終於成為過去式。

社工在地蹲點

牽起供需

林佳龍昨天到台東舉辦「偏鄉交通在地需求整合座談會」。劉建邦說,延平、萬榮、卓溪鄉試辦以來已有十九名司機投入,其中包含中巴、小黃公車、長照車、NGO自有車、自用車、福音車等多種運具,今年預計將擴展到富里、豐濱。

在地蹲點、調查成為重要工作。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公司助理規畫師邱紫嘉與當地牧師凱方等人,在村內一戶戶拜訪,詢問長者需求,耐心說明如何預約噗噗共乘,如今三鄉已服務近三萬人次,阿公、阿嬤們也因交通方便了,提高參與活動意願;學童也不用再乘坐違規無照駕駛、發財車上學。

「噗噗共乘」資深司機余志明說,噗噗共乘「讓偏遠不再偏遠」,讓孩子可以放心放學。延平鄉鸞山村村長鄭鏡峰也說,噗噗共乘是「功德」。

反應人本交通

顧客導向

台東縣長饒慶鈴說,台東地廣人稀、人口老化,過去雖努力增加客運班次,但路線固定、久久一班,學生早一點上學、晚一點回家,班次一錯過就要等好久,「噗噗共乘」透過教會、社工蹲點拜訪牽起供需,希望能與幸福巴士一起拓展到更多鄉鎮。

立委劉櫂豪說,當雙軌化、電氣化都完成後,最困難的是如何從家中到車站,但公車時段拉太長不符效益,噗噗共乘能因應地形狹長、年齡較高的台東。

林佳龍表示,過去公共運輸強調「效率」與「安全」,但若只靠民營公車、客運,仰賴補助不僅經營愈來愈艱困,特定的人也有如小蝦米般被社會安全網遺漏。交通要以顧客導向、消費者至上,過去常是「我想做什麼」,而不是「對方要什麼」,且政府各自為政。

林佳龍說,噗噗共乘反應「人本交通」,但舊法未必適用其他地方,個案也能檢討既有法規,他期待公共運輸能到的地方都應做到無縫接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