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龍井藏廟宇 挖開見活蟾蜍 江俊亮 |2020.06.23 語音朗讀 29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安福宮廟前一對雕有蝙蝠的紅色窗櫺,是舊廟遺存。圖╱記者江俊亮 「龍井」據傳有三百多年歷史。圖╱記者江俊亮 安福宮內的馬童,雕刻年代已不可考。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嘉義縣朴子市安福宮於一九七三年重建時,在中庭挖出一口埋沒數十年、據傳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古井,井壁石頭上,竟然有一隻活蟾蜍,令信眾嘖嘖稱奇。由於井水清涼,猶如甘露,因此每年端午節時,成為鄉親排隊汲取午時水的聖地。朴子安福宮主祀俗稱「池王爺」的池府千歲,也就是明末萬曆年間進士池然(字逢春)。相傳池然為官清正,調任福建漳州道台時,途中遇瘟神作祟,他為救生靈,智取瘟神,自服瘟藥而亡,奉玉帝敕封為「護國威武真君」。「池王爺」受封後,即託夢給漳州仕紳耆老,在預定時日於水井中現像,眾鄉紳目睹後,大感神蹟,於是號召民眾建廟,雕塑神像,爭相奉祀。原本由玉帝赦封為代天巡狩,後因威靈顯赫,加封為「總巡王」,後又再封「總制」。根據《安福宮沿革誌》記載,明未鄭成功反清復明失敗後,率兵將與閩南義民渡海來台,在南台灣屯墾,其中有安溪籍林姓先民隨奉「池府千歲」金身,落腳於今嘉義朴子,並取名「安溪厝」,以慰思鄉之苦。「池府千歲」原本鎮宅林家,保佑家境,由於相當靈驗,因此祈求者日增,香火鼎盛,於是信眾集資建竹屋廟宇,取名「安福宮」。清康熙間改為磚造,後經啟示,迎奉「李、朱、邢、范」四千歲尊神,合璧為「五府千歲」。暫代學校 收過3屆學子咸豐四年(一八五四年),廟宇損塌,經鄉民重修後,至同治間再予重建。日人領台後,開辦國民學校,安福宮因位於朴子國小對面,一八九八年朴子國小創校之初,師生都在安福宮內上課,因此前三屆畢業生都在廟內修完學業。一九二八年,安福宮因暴風雨受損,但因當時資源不足,加上日人鼓吹破除迷信,才改建成先前的小廟,而廟庭中的古井也遭埋沒。直到一九七三年,信徒組管理委員會重建,埋沒四十五年的古井,才在施工中重見天日。根據記載,當古井被掘出時,打開井口蓋驚現壁石上停有一隻活蟾蜍,令信徒嘖嘖稱奇,而且井水甘美,清涼不染,經池王爺神示命名「龍井」。禳疫除穢 井水撫慰人心當地耆老表示,早年醫藥不發達,信徒若有病痛,會向池王爺擲筊求「龍井水」飲用或洗淨,若獲允筊,病痛即可解除。因此當年重建時,耆老陳朝暾題聯廟柱:「安座仰神恩龍井清涵千歲澤,福星瞻聖跡牛溪光燦五王燈」;另有耆老陳炳興題對聯「安撫民生龍井回春除疫癘,福地神降鯤溟化月慶昇平」,可作為龍井水消災疫的佐證。由於安福宮中庭「龍井」水質清澈甘美,因此每逢端午節,都有許多鄉親排隊汲取午時水,據說井水有禳疫、除穢等功效,也應驗「午時水飲一嘴,卡好補藥吃三年」、「洗午時水,無肥亦水(漂亮)」等台灣俗諺。當地耆老表示,由於寺廟重建時,當時尚無文物保護觀念,許多珍貴的文物因而走進歷史,如今僅剩廟前一對雕有蝙蝠的窗櫺,以及廟內的馬童雕像,是舊廟留下來的,但雕刻年代已不可考。耆老指出,「龍井」被埋沒以前,原本位於廟庭,井上只安上兩道石板,供信徒彎身取水,但後來寺廟重建墊高,連帶龍井的高度也增加,如今井深高度約七公尺,就算各地乾旱缺水,龍井也不曾枯竭。 前一篇文章 南陽美術協會 16藝術家在佛館聯展 下一篇文章 東禪佛學院生活 探索自性般若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5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6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7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8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9【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10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龍善宮護法大將軍誕辰 清德寺祝賀芙蓉花城綜合體育中心開幕 大馬佛光人見證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荷華寺25周年 首辦佛光家庭祝福禮以音樂搭建東西方文化交流橋梁 德國Dorheim鎮1250周年慶 佛光合唱團獻唱 作者其他文章台南夜市吉祥物 夜奇鴨亮相井仔腳瓦盤鹽田 賞夕陽高跟鞋教堂 玩美一夏龍宮瀑布 清涼來襲「喘息咖啡」 讓照顧者放鬆雨打阿勃勒 飄散黃金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