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新冠病毒疫情趨緩,但國際疫情持續升溫,許多地區傳出第二波疫情,中國大陸北京疫情再起,應與邊境解封後,疫情再度反撲,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昨天指出,根據模型預估,新冠病毒疫情至少還得延續半年以上,而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則認為,可能會再拖三年,希望疫苗盡速上市,平息疫情。
陳秀熙表示,一九一八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時,歷經三年,病例再生數(R0值,係指患者感染病毒後,可以傳給周邊多少人)才從一點八降至一點○,而新冠病毒R0值目前仍在一.二至一.五之間徘徊,這代表國境解封後,疫情勢必反撲;事實也是如此,韓國、日本及中國大陸北京市原先疫情平穩,又爆發另一波流行。
陳秀熙以北京為例,北京一直是高度嚴控的地區,原本五十多天沒有新增個案,卻在六月初突然再度爆發疫情,尤其是發生在「兩會」後,「這波疫情耐人尋味」,推估原本就已存在一感染波,應有未曝光的潛在感染者,且在兩會(政協、人大會議)結束後發群聚感染,這與新冠病毒容易感染政治社交領袖的猜測不謀而合。
陳秀熙指出,根據模型預估,新冠病毒疫情至少還得延續半年以上,建議台灣未來陸續開放解封,不能只考慮國家,必須以城市為基礎,每日進行動態評估。
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尚未開放像美國幅員這麼大以及感染人數這麼多的國家,未來若要開放,將考慮是否以城市作為評估單位。
「疫苗為解封最重要的關鍵。」台大公衛學院長詹長權建議政府不能只想著疫苗「國家隊」,必須以「國際隊」來思考如何與國際合作,盡早取得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