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受汙染農地改善情形。
圖/台中市環保局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彰化縣的汙染農田是全國最多,明年為全數解禁大限,但至今仍有一百四十四公頃列管,彰化縣環保局坦承汙染農土去化不易,拖累進度,仍有二萬噸離場土壤無處可去。台中受汙染農地較少,列管四點二公頃已有二點七七公頃改善,預計今年六月多數解禁。
彰化以往因電鍍、金屬表面處理業數量龐大,含重金屬廢水非法排放,危害周遭良田,二○一三年起調查整治,列管面積達三百三十公頃,為全國第一,集中在和美鎮、鹿港鎮、彰化市。
中央投入八點五億元經費,縣府執行調查、列管、整治到土壤離場,全縣有十組以上人員執行工程,汙染輕者以耕犁工法翻土整治,汙染嚴重者得換土後再耕犁。
彰化縣二○一六年起已完成一、二期改善工程,目前一百八十五公頃改善完成並解列,農地還給農民;過去有農民反應整治後的土質變得鬆軟,引水就陷落,難以耕種,環保局工作團隊發放「保固卡」追蹤農地復耕狀況,甚至還幫找代耕業者、訂秧苗,農機具沉陷還出動「道路救援」協助拖車,近兩年春耕已有九成以上順利復耕。
離明年改善「大限」屆臨,目前最困難是換土後的土壤處置。彰化縣府估算,若縣內汙染農地全數解列,還有二萬噸汙染土壤未有去處;彰化縣環保局長江培根強調,汙染農地應能在期限內解列,只是土壤去化不順,將是最大變數。
台中四點二公頃列管的農地,有零點九公頃是河川地,今年再發現烏日零點一公頃,大里零點四公頃農地受汙染,由汙染行為人提出改善計畫,短期內改善後,台中受汙染農地已幾乎可改善。
中市農業局表示,解列後仍屬高風險農地,種植食用作物,農業局會監測抽檢;去年抽檢高風險農地食用作物,重金屬等物質都沒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