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傳出日本可能七月開放越南及泰國商務人士入境日本,首波之所以沒有台灣等經濟往來密切國家,主因可能是日本PCR檢查能量不足,要等到秋天以後才會開放台灣等國家地區入境。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十八日決定放寬因疫情祭出的出入境管制措施,首波以商務人士為限,且出入境前必須接受PCR檢查。目前已知首波將以越南及泰國為對象,最快七月上路,每天最多開放二百五十人入境。
另外,日本政府有可能在秋天以後才開放美國、中國大陸、南韓及台灣商務人士入境。
報導指出,歐盟、中國及南韓等國已持續「開放」國境。歐洲執委會已向加盟國家提案,建議從七月起放寬入境管制措施;中國五月時已同意南韓人以商務目的前往上海等地。不過,美國疫情仍在延燒,目前還不到放寬入境管制措施的階段。
陸曾探詢日中韓先放寬 遭拒
日本疫情跟中國及南韓差不多,被認為比歐盟主要國家來得好,在防止疫情擴散的同時要開放國境,完善PCR檢查體制不可或缺。
日本政府跟確診病例較少的國家進行交涉,只要雙方同意就可以解禁部分管制。從日本出境前,必須先前往專門的門診進行PCR檢查,同時必須提出活動計畫,獲准後就可以出境。雖然抵達目的國家後,二周內行動將受限,但不用在飯店等地進行長時間隔離。
日本政府目前跟越南、泰國、澳洲及紐西蘭四個國家進行交涉,就二○一八年數據來看,這四國平均每天入境日本的人數約六千人;而跟日本往來頻繁的美國、中國、南韓及台灣,平均每天入境日本約六萬一千人,占全球入境日本八萬五千五百人的約七成之多。
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對經濟往來密切的美國、中國、南韓及台灣,放寬入境限制腳步較慢的原因,主要是日本現在的PCR檢查能量有限。
日全境旅遊解禁 防疫App上線
中國在春天時曾探詢日中韓三國先彼此放寬管制措施,但日本當時已拒絕。在美中對立的氣氛中,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說,「比美國還早跟中國有所往來的話,將影響日美關係」。而考量到日韓關係惡化及可能刺激到中國,日本政府判斷先恢復與南韓及台灣的往來並非上策。日本政府目前也在研究,是否讓擁有日本居留資格的外國人可以優先入境。
另日本政府昨天解除全境避免跨縣市移動「自肅籲請」,各縣市間可自由移動,觀光設施相繼恢復營業,車站與機場出現人潮,極富盛名的「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脈路線」也恢復通行;日本最大型招攬外籍觀光客的新聞網站「訪日Lab」公布一項民調顯示,最想招攬的外籍觀光是台灣客,其次是香港客。
此外,日本政府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昨天宣布,一旦民眾疑似跟染疫者密切接觸,便可收到警示通知的智慧型手機App,昨天下午正式上線,呼籲民眾多下載利用,盼有助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