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高峰時,法國紡織公司生產可重複使用的布口罩,現在面臨滯銷。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新冠疫情達到高峰時,國內口罩需求龐大,許多紡織公司將成衣生產線改成製造可重用布口罩。法新社報導,隨著疫情開始趨緩,法國數周前遇到無法想像的口罩過剩問題,一些企業擁有數百萬副滯銷布口罩,使政府呼籲消費者購買國貨。儘管政府不斷呼籲,使用可重用布口罩更環保,但民眾更喜歡便宜的中國大陸製外科口罩。
可清洗重複使用高達二十次的布口罩定價三至五歐元(約新台幣一百元至一百六十九元),是降低疾病傳染的重要方法。四百五十間法國公司,自三月中旬開始製造布口罩,他們提高產能,有時會投資將成衣生產線,換成製造可重用布口罩。
約4千萬副未售出
紡織業憂慮
數周前,民眾幾乎不可能在法國藥局買到口罩,更需要口罩的必要性工作人員甚至表示,他們無法獲得口罩,這引發民眾對政府的憤怒。但隨著疫情消退,口罩需求近幾周有所下降,導致口罩過剩,口罩在商店和藥局櫥窗隨處可見。約四千萬副口罩未售出,使紡織業感到憂慮。
政府迄今對紡織業請求協助銷售過量口罩的呼聲似乎充耳不聞。但法國財政部本周邀請紡織業股東進行討論,並表示他們將向「大眾和大型企業」倡導可重用布口罩的好處。
法國負責經濟事務的國務祕書艾格妮絲.潘尼耶胡納歇告訴RTL電台(RTL Radio):「法國約百分之十的企業有太多滯銷口罩。」她說,並非政策失敗導致口罩過剩。
潘尼耶胡納歇在法國議會電視台補充:「製造口罩保住數百間企業和數千個工作崗位。」法國當時為遏止新冠病毒傳播,實行長達二個月的嚴格封鎖令,使各行業停擺。
然而,由於民眾喜歡便宜但無法重複使用的拋棄式外科口罩,「法國製」布口罩備受冷落。潘尼耶胡納歇說:「許多企業偏好發給員工從中國進口的外科口罩。」
維持生產線
備戰第二波疫情
法國財政部聲明表示,外科口罩「似乎更實用,但對環境較不友善也較不經濟實惠」。他們也希望維持法國口罩生產線,為假定的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成或未來的衛生危機備戰。
法國內衣領導品牌「法蘭西內褲」(Le Slip Francais)的創辦人紀伯特表示:「大眾、企業和社區必須了解,品質好、可靠的「法國製」口罩地位必須優先於進口拋棄式口罩。」
紀伯特表示,他希望將有近一步措施協助過去數十年間不斷將生產外包的紡織業。
紀伯特創辦的法蘭西內褲是全球第一個法國製內衣品牌,以生產面料光滑的內衣褲聞名。該企業現在提供一包四入的藍色面料和紅色耳帶的可重用口罩,定價三十六歐元(約新台幣一千二百元)。
法國政府一開始只建議醫師、護士和有新冠病毒症狀的民眾戴口罩。人們指責政府為了提供有限的口罩庫存給前線醫護使用,在疫情剛爆發時對口罩的效用說謊。政府現在要求民眾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戴口罩,一些企業和零售商也會要求員工和顧客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