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二月去了趟日本,前往福井那日,遇上大風雪,新聞宣布下午兩點過後返回京都的特急列車將全面停駛,我正好趕上最後一班,卻也只剩站票。
圖/邱思華
文/邱思華
去年二月去了趟日本,前往福井那日,遇上大風雪,新聞宣布下午兩點過後返回京都的特急列車將全面停駛,我正好趕上最後一班,卻也只剩站票。
心想車程約八十分鐘,站一會兒就到,未料要發車時,列車長忽然廣播因為積雪太深,前方有列車卡在半途,正有人前往處理,因此本班車只能先在月台靜候消息。
這一等,就是將近兩個小時。
車廂裡坐著許多老人家,看來是甫從北方金澤回來的旅行團,在漫長且履次宣告得繼續延後發車的等待中,他們不慍不怒,有說有笑。甚至後來站長宣布至少得再等一小時,請大家可以到月台上走走或去車站裡買東西吃時,其中一位老爺爺淡定地走了出去,而後拎著啤酒與零食回來,繼續和友人談天說笑,有種既然出來玩,就是要盡興與享樂的感覺。
結果我們整整花了五個多小時,才抵達京都。
漫漫旅途中,氣氛都好安祥,不曾聽到有誰破口大罵或無理取鬧地吵著為何還不開車,不會聽到有誰對於一再延遲有所不滿,不會有人自以為有錢就是大爺、張牙舞爪地揚言要去投訴。大家都坦然地接受現狀,沉穩面對,因為在這台車上,每個人皆受到發車延遲所造成的不便,沒有誰比較可憐;大家同樣辛苦,就也毋須挑起更多紛爭與困擾。
對我這隻身旅行的異鄉人來說,他們的不慌不忙,在過程中帶給我不少安定的力量。因為情緒會傳染,尤其當狀況未明時,若引發過多不安和恐懼,不僅於事無補,更可能讓群眾因恐慌而變得難以控制,衍生出更多問題。
這樣想來,人生其實也是一趟旅程,如果我們對於人生中的挫折,皆能淡然以對、隨遇而安,相信會樂活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