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地標聖索菲亞博物館定位問題最近再成焦點。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伊斯坦堡地標聖索菲亞(Hagia Sophia)博物館定位問題最近再成焦點。土耳其總統厄多岡指示研究將此一象徵意義十足的千年建築改造成清真寺,勢必再度挑起牽涉宗教、政治和東西方文化糾葛的敏感神經。
它曾是基督教世界在東方的最後堡壘,烽火與信仰交織下的歷史見證者。建築內的馬賽克壁畫用希臘文寫著「和平與你同在,我是世界的光」依舊醒目,但是屹立將近一千五百年的不朽穹頂,到今天仍然是宗教衝突的引爆點,在伊斯蘭主義復興的浪潮下,默默經歷著世俗化與宗教化的劇烈拉扯。
世遺珍寶
卻是宗教衝突引爆點
聖索菲亞當今存在的建築於西元五三二至五三七年建成後,長達近一千年為基督教世界的信仰中心。鄂圖曼帝國於一四五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攻陷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後將聖索菲亞改建成清真寺。一九三五年它成為聖索菲亞博物館對公眾開放,一九八五年與附近歷史建築群一起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曾是東正教教堂和清真寺的身世使得聖索菲亞定位問題特別敏感,尤其當建築內或周邊舉辦伊斯蘭活動時,總會引發基督徒和穆斯林間的緊張,如果牽扯到政治動員則又會使情況更加複雜。聖索菲亞的象徵意義及其敏感性不言而喻。
厄多岡在去年三月地方選舉投票前幾天受訪時至少兩度表示,「聖索菲亞將不再被稱為博物館,它會擺脫這樣的地位,我們會稱聖索菲亞為清真寺」、「讓每個人都可以免費參訪,可以把它的博物館地位給拿掉」。
當局於今年五月二十九日安排「征服聖索菲亞饗宴」活動,紀念攻陷君士坦丁堡五百六十七周年,由伊瑪目誦讀可蘭經第四十八章「勝利章」,厄多岡以視訊方式出席儀式。
鄰國希臘
無法接受厄多岡圖變
此舉隨即引發希臘、土耳其兩個關係經常形同水火的鄰國再度隔空叫陣。
希臘外交部在聲明中批評土耳其企圖改變聖索菲亞作為歷史遺址的地位「令人無法接受」,是「對全球基督徒宗教情感的侮辱」;安卡拉則以「相關說法無關緊要而且起不了作用」回敬雅典。兩國間此一爭執恐怕只會愈演愈烈。親政府的土耳其文《自由日報》六月五日報導,厄多岡日前在執政黨正義發展黨(AKP)決策核心的中央執行委員會,要求政府開始針對改變聖索菲亞地位一事進行綜合性研究。
根據報導,厄多岡說,「開始作業,我們將進行探討評估」、「聖索菲亞還是會對觀光客開放,就像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ahmet,又稱藍色清真寺)那樣,我國應該做個決定」。
隨著厄多岡又有新動作,千年地標聖索菲亞定位論戰不但不會結束,而且可能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