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東南亞國家協會各國能源部長於新加坡舉行會議,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二十三日於會中提出報告指出,東亞國家若能以再生能源代替原油與煤礦,將在二○三○年前節省兩兆美元的燃料花費,以及降低百分之二十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綠色和平組織亞洲地區氣候召集人白爾斯特羅斯在新聞簡報中指出,據國際能源總署估計,從二○○四年到二○三○年間,東亞國家將投資四千九百億美元設立新電廠,但是燃料花費卻高達六點三兆美元,若東亞國家能夠以發展再生能源替代,將節省二點一兆美元的開銷。
她表示,「若把燃料成本一併納入,就長遠來看,投資再生能源是較好的選擇。」
不過,中國、日本及南韓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指出,要轉而發展再生能源並非輕而易舉,面對國家日益茁壯的經濟發展,原油的需求勢必「與日俱增,尤其在交通運輸方面。」與會各國也承認,煤礦在東亞地區能源供給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此舉與綠色和平要求各國中止興建煤礦電廠的主張大相逕庭。
綠色和平組織不斷呼籲東協各國取消興建民用核能電廠計畫,轉而發展東亞地區蘊藏豐富的再生能源。組織指出,東協成員國如印尼、菲律賓皆蘊含世界最豐的地熱資源。
白爾斯特羅斯認為東協十個成員國應該互相「設定目光遠大且具有法律拘束力」的目標,執行更嚴格的能源效率標準。東協會員國已承諾,到二○一○年前將再生能源佔電力生產量比率提高至百分之十。
在環保運動人士警告核能風險大於利益之際,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會員國的能源部長,已就建立區域核能安全網絡達成協議,要求資深官員制定「東南亞國家協會核能安全次部門網絡」的細節。
聯合聲明指出,官員將於東協十成員國能源部長明年在泰國舉行會議前,提出進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