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25日起,100人以下公有場館,以不共餐、採實名制方式解封。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疫情趨緩,民眾期盼恢復正常生活,各縣市政府開始逐步解除各種禁令,台北市室內活動人數由五十人提高到一百人以下,雲林縣有條件開放戶外不戴口罩,基隆市取消夜市人流管制上限。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說,只要邊境管制嚴格,內部可以快速解封。
台北市政府昨宣布,二十五日起第二波解封,包括親子館、區民活動中心、公民會館、社區關懷點等,除採實名制、不共餐規範外,室內人數由五十人提高至一百人以下。至於校園開放部分,黃珊珊表示,台北市高中職七月六日起開放校園,中小學校園則維持七月十五日之後才開放。
雲林縣長張麗善昨也宣布,即日起有條件開放戶外不用戴口罩,除校園外,室外場地五百人以下,在保持社交安全距離條件下,可以不用戴口罩,讓大家在室外活動保有新型態的安全生活模式。長青食堂也開始開放長輩共餐。
基隆廟口夜市四月中旬起實施人流管制,上限二千人人;隨著疫情緩和,五一日連假起放寬到二千五百人。基隆市長林右昌說,疫情漸漸穩定,應該要朝恢復正常生活方向前進,昨起取消夜市人流管制上限,但用餐隔板仍須設置,受疫情影響停課的社區大學春季班也在昨天恢復上課。
桃園市府則推出「防疫安心餐廳」認證標章,一桌最多八人、單一包廂、餐廳室內控制在二百五十人以下,衛生局訪視後發給防疫安心餐廳認證標章,民眾用餐可挑選有認證的餐廳。此外,桃園各學校也可恢復小規模戶外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