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影響加上景氣持續低迷,信卡預借現金的人愈來愈多,相關問題值得注意。圖/pexels
【本報訊】當紓困金發放造成亂象的同時,另一頭用信用卡預借現金的人也暴增。今年2月全台信用卡預借現金,比去年同期增加約16%,到3月更較去年同期暴增逾20%,顯示有一群人在2月、3月急著用錢,等不及紓困金下來先借錢。
根據《聯合報》報導,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表示,動用信用卡預借現金是最後一步,若非在紓困貸款方案上卡關,不會有人想用高循環利息的信用卡預借現金,從數據激增,可看出紓困方案沒有到位。她指出,勞工、自營者、小資族等基層民眾被迫使用這項最後管道,忍受高利率,政府若不好好處理,6個月後恐怕會有一波「停卡潮」。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說,民意反映政府在防疫上可打95分,但紓困上只有59分。根據該黨所做1245份網路調查問卷顯示,民眾對現行紓困方案的了解程度,不太了解達43%,完全不了解有11%,合計過半。
邱臣遠說,政府華麗宣傳優於政策本身,說的比做的多,包括投保金額略高於2萬4千元門檻的人,與可支配所得所剩無幾的上班族,都被排除在紓困範圍之外,導致政策無法到位,這部分一定要再放寬。

圖說:用高循環利息的信用卡預借現金,顯示生活困難的人已走到最後一步。圖/pexels
對於民眾黨點出的問題,金管會銀行局官員表示,信用卡預借現金增加是否與紓困需求有關,還有待觀察。
官員解釋,信用卡預借現金是利用信用卡裡所剩的信用額度,若無法當期一次還清,就會啟動循環利息最高至15%,通常預借現金大多是非常短期的周轉,而年增的原因通常是季節性因素,例如春節期間臨時需要資金周轉,或是臨時的大額消費。
銀行信用卡主管也說,有急用、缺現金的民眾會預借現金,因小規模營業人貸款、勞工紓困貸款、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的勞工紓困補助等,都在4月底才開辦,可能使2、3月預借現金的需求比較大。
如果真的是因疫情因素使2、3月預借現金增加,4月底紓困補助或貸款陸續撥款後,應該金額就會減少,信用卡業務主管表示,可觀察5月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