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元勞工紓困貸款原訂五十萬個申貸名額已經額滿,行政院宣布,為擴大照顧受疫情影響的勞工,再增加五十萬個名額。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行政院昨天舉行紓困記者會最終場,並宣布三項利多,包含十萬元的勞工紓困貸款加碼五十萬個申請名額;民眾因受疫情影響,貸款、卡債可申請延緩繳交至年底;千萬元以內的紓困貸款,銀行手續費以不超過一萬元為原則。
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主持紓困記者會,在內閣總辭前一天畫下句點,公布整體紓困金額和人數,現金部分共發出四百八十八點六七億元,紓困共二百五十二萬人;產業薪資補助近四百億元、紓困一百三十七萬人;紓困貸款包含民間銀行自營部分,核貸五千四百八十三億元、紓困約二十六萬戶。
其中勞動部四月底推出的勞工紓困貸款,由銀行提供自有資金,財團法人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提供十成信用保證,勞動部補貼首年利息,每人上限可貸十萬元,共有五十萬個申貸名額,前日已滿額,龔明鑫昨宣布,經與勞動部銀行公會討論後,申貸名額決定增加一倍,紓困貸款總受惠人數可達一百萬人;方案調整後,勞動部整體利息補貼部分經費來到十八億元。
債信不良比率 不到3%
勞動部次長林明裕指出,共有超過五十四萬人申請勞工紓困貸款,進入聯徵中心查詢債信不良比率只有百分之二點七九,未來即將通過的核貸比率有百分之九十七以上。
政院人士表示,實際上有些人不急用也來申請勞工紓困貸款,但基本上能核貸就表示符合資格,相信特地來借的人不會將錢存在銀行,某種程度對刺激消費來說有效,因借錢成本比發錢還要低,等於政府只要捕貼一些利息,就能促進消費。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也宣布,為避免銀行對紓困貸款收取高額手續費的情形再現,與銀行公會討論後,建議銀行手續費收取符合比例原則,千萬元以內的額度,都以不超過一萬元為原則,縱使超過千萬的貸款,手續費也要符合比例原則,適用方案包含央行的專案轉融通,以及各部會的紓困貸款,適用時間為即起至明年六月底,若銀行收取的手續費不符合原則,希望退還申貸者差額,或是與客戶協商其他有利於客戶的方式處理。
免收違約金 不影響信用
顧立雄也宣布,民眾受疫情影響者,房貸、車貸、消費性貸款、卡債可展延到年底,且信用卡帳單緩繳期間免收違約金及循環利息,個人貸款本金或利息展延期間免收違約金及遲延利息,展延期間個人信用紀錄不受影響。
有關信用卡持卡人的額度,金管會指出,銀行應兼顧客戶需求及風險控管,客戶申請個人債務協處時,不宜通案限制使用其信用卡權利,如利用信用卡定期扣繳水、電費等生活相關必需的支出,須予以維持續用。
另外,漁民有兩種生活補貼可申請。農委會漁業署統計,截至前天已有九萬多名投勞保漁民申領勞工補貼三萬元,昨天起陸續發放;一萬元生活補貼預計二十萬人申請,已有三萬多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