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刷卡文化(上)

◎星雲大師 |2007.08.22
965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近十幾年來,社會上興起一項新的交易機制,就是「刷卡」消費。舉凡購買衣食住行等各項生活用品,或是到大飯店用餐、住宿等等,都不必付現金,只要透過「刷卡」,等發卡的銀行到月底結帳後再繳交卡費即可。因此,現代人出門,根本不需要帶錢,只要一卡隨身,就能走遍天下,真是方便無比。

卡,本來叫做「信用卡」,能有信用才有卡。但是現在發卡銀行彼此競爭厲害,為了廣加招徠,多數銀行對申請人的信用考核不嚴謹,造成現在幾乎人人有卡,也因此很多人成了「卡奴」。

因為還不起卡債,為卡身敗名裂的大有人在,為卡走上死亡之路的,為數也不少。因此,刷卡雖然方便,但是刷卡不當,也衍生出諸多弊端。究竟有那些不當的刷卡呢?略述如下:

一、不懂節制的刷卡:卡,不代表金錢,卡的設計,只代表你的存款;你有多少存款,才可以刷卡消費多少。有的人一卡在手,不懂節制,今天三千、五千,可以刷卡,明天三萬、五萬,也可以刷卡。刷卡的時候不費什麼力氣,但是到了月底結帳時,由於你沒有節制,沒有這麼多存款付帳,問題就此產生了。

二、不會預算的刷卡:擁有卡的人,不管金卡、銀卡、鑽石卡,即使額度再高,也不能沒有預算的刷卡。人在世間,不管貧富,要懂得收支平衡,因此要有預算,要了解自己收入多少?能支出多少?

有的人因為不懂預算,不計費用的刷卡消費,等到經濟陷入困境,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這也是罪有應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