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階鑼演奏彌陀 吳宗霖助人靜心

曹麗蕙 |2020.05.12
3602觀看次
字級
吳宗霖用〈福爾摩沙之音〉演奏佛曲〈阿彌陀佛〉。 圖╱記者曹麗蕙
吳宗霖製作「國際標準音」音階鑼〈福爾摩沙之音〉。 圖╱吳宗霖銅鑼銅雕工作室提供
吳宗霖作品〈煩惱即菩提〉圖╱吳宗霖銅鑼銅雕工作室提供

【記者曹麗蕙專題報導】「ㄎㄨㄤ~當鑼聲響起,你仔細聆聽,心就是專注、單一的,便起了靜心作用。」國寶級銅鑼銅雕藝術家吳宗霖,拿起鑼槌敲響風鑼,那如風雨雷電及海潮般的聲響,綿延悠遠,直觸心靈。

來到新店烏來「留仙居」門口,兩旁的對聯「以銅為鏡可明志,以鑼為樂能靜心」,開宗明義道出吳宗霖從事手工製鑼藝術近四十年的理念,已屆耳順之年的他說:「我是五十多歲知天命階段,才漸漸頓悟:原來我選擇製鑼行業,不是來賺大錢,而是要來助人靜心。」

吳宗霖至今已製作超過六千多片銅鑼,被新北市文化局列為「傳統藝術文化資產」,「製鑼沒有一定公式,它是金屬材質,每用鐵鎚敲打一下就會延展膨脹,必須打在對的地方,才能有平衡的發音架構,多搥一下少搥一下都不行。」他直承:「這是一門從錯誤、失敗中堆疊、累積出的藝術,我做了三十九年,還是有做錯的時候,學無止境,至今都還在研究,不斷讓自己進步。」

身為佛弟子的他,也將佛法和製鑼相驗證對照,「調音前千萬不能罵小孩」,他笑說:「因情緒一起,就打不出一面客觀、平衡的鑼,之前的努力全前功盡棄。」

修行前敲鑼  淨化身心靈

銅鑼原是廟會陣頭不可或缺的樂器,但因產業與市場漸趨沒落,讓吳宗霖思索轉型,「知其性則可為用」對銅鑼材質了解極為透徹他,為銅鑼藝術不斷延展出新生命,讓銅鑼從陣頭,導入音樂、生活、藝術,最終來到心靈層次。

在音樂領域,他獨步全球融合調音技術,完成一套「國際標準音」的音階鑼,取名「福爾摩沙之音」,「這樣的音階鑼只有台灣才有」,他甚至現場奏出佛曲〈阿彌陀佛〉,悅耳動聽。吳宗霖希望翻轉大眾對鑼於廟會的喧鬧印象,讓銅鑼能和其他樂器合奏美妙樂音,有朝一日登上國家音樂廳的大雅之堂。

現今他更將銅鑼帶到心靈層次,研製瑜伽課程的脈輪鑼,讓銅鑼的聲波振動,穿透淨化身心靈。他分享,有位法師在信徒進入道場修行前先敲鑼,讓鑼音直透人心,「他希望用這一敲的聲響,震撼掉學生的自滿,進入道場後才能虛心學習。」

千錘百鍊間  創作中自省

在藝術上,吳宗霖更是匠心獨具,善用製鑼剩料跨界至銅雕領域,「我是將製鑼技術延伸到銅雕,沒有鑄模,全靠著手的搥功,搥打銅板而做出的雕塑。」他的作品富於禪味,融於佛教思想,如〈煩惱即菩提〉則以一顆球體呈現,一邊纏繞著線條,一邊完整光滑,底座是蓮花,「菩提本自具足,人會有煩惱是因妄想執著,唯有透過佛法才能了解煩惱即菩提。」

二○一七年,吳宗霖受邀赴台北監獄開設銅雕班,學員以重刑犯為主。銅鑼銅雕工藝本就是在錯誤中汲取經驗,才能千錘百鍊出好作品,無形中和受刑人的生命相呼應,不僅在一敲一搥間鍛鍊著心性,也彷彿從創作中自省、修正過去的錯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