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冠病毒全球疫情趨緩,台大公衛學院學者估計,到六月底全球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會少於兩千五百人,但整體疫情可能持續兩年之久。隨著各國逐步展開解封措施,外國入境民眾須居家檢疫十四天的規範也將鬆動,屆時機場、交通運輸工具及職場等人潮複雜地點,其防疫措施都應全面升級。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全球每日新增感染人數正在下降中,且死亡率趨於穩定,各國已逐步恢復經濟活動,例如歐美預計五月底解封,屆時防疫工作也將進入下一階段。
陳秀熙表示,隨著各國逐步解封後,全球人口流動也會跟著提升,台灣應針對不同地區進行風險評估,例如船舶、長照機構等,應有更嚴格的防疫標準;其他未發生群聚感染個案的地點則可放寬。但相信安全社交距離會成為常態,大型集會仍要維持體溫監測且全程戴口罩。
陳秀熙也說,六月底全球每日新增病例會少於兩千五百人;若估算正確,「代表這個疫情就要過去了」,但日後疫情也可能捲土重來,成為季節流行病,「這還需要再觀察」。
台大公衛學院長詹長權說,各地逐步恢復經濟活動後,機場、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旅宿業及職場的人潮會變複雜,這些地點可能要建立空氣及環境採樣措施,保護相關工作人員。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保中表示,台灣雖是防疫模範生,但全球仍在流行階段,防疫不能鬆懈。估計新冠病毒疫情恐持續兩年,國內各職場應有客製化防疫策略,且維持口罩存量;醫療院所等高風險區域也要嚴正以待。
陳保中也呼籲,盡速通過「公共衛生師法」,建立公衛師證照制度,在公私部門部署相關專業人員,例如在機場、社區進行疾病調查與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