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美鹿王圖 竟是捨身救人的菩薩

 |2020.05.02
6860觀看次
字級
英國伯明翰藝術博物館典藏的日本繪畫〈春日鹿曼荼羅〉局部。

文╱小編整理

《六度集經》記載,有一位國王常常到樹林裡打獵,樹林裡住了好幾百頭的鹿,為了避免全族一時覆滅,鹿王和國王商量,一天送一頭鹿過去讓國王食用。

有一天,依照次序輪到一頭懷孕的母鹿去送死,母鹿對鹿王懇求:「我雖然應該去死,但我的孩子還沒到死的時候啊!」

鹿王心生不忍:「可憐慈母愛子之心,竟然恩及未出世的孩子。」便代替母鹿前往送死。

國王看到鹿王親自前來,非常訝異,了解實情後慚愧說道:

汝是鹿頭人,我是人頭鹿。

我自今日後,不食眾生肉。


同時下令,如果有誰傷害了鹿,將受國法。此鹿群之居處,名鹿野苑,此即「鹿野苑」一名之由來。

鹿野苑,即是佛陀於菩提樹下證悟後,向西步行3百里,度化五比丘「初轉法輪處」的,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鹿王就是佛陀的本生,他為了救度鹿群展現了慈悲與智慧。


圖說:釋迦牟尼佛前生為九色鹿王時,國王懸賞尋鹿救王后,溺水人貪婪錢財,跪於宮殿外告密,溺水人因不信守諾言而全身長滿瘡癤。

在佛教的繪畫中,鹿是常見的吉祥動物,也代表著佛陀在鹿野苑的初轉法輪。

15世紀,日本鎌倉時代至足利時代期間,本地垂跡思想(佛菩薩為教度眾生,變化諸多分身,以度化眾生。)很普及。

受此風影響,當時也流行融和佛畫與大和畫之繪畫,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密教美術春日鹿曼荼羅之一種,融和社殿與神像之圖畫。

尤以,典藏在英國伯明翰藝術博物館的日本繪畫〈春日鹿曼荼羅〉最具代表。


圖說:春日鹿曼荼羅(1475年)。圖╱伯明翰藝術博物館收藏

此畫上方描繪的是春日神社的自然景觀,中部金色圓環內描繪的是春日神社之祭神四所與若宮五社之本地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十一面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共五尊佛菩薩像。

下方描繪的是一隻亭亭玉立的神鹿。神鹿頭上長著一對犄角,就像是兩棵美麗的珊瑚樹。

似錦緞般淡黃色的細毛光滑細膩。身體兩側生著整齊而明顯的白色圓斑,遠看好像一朵朵梅花,與背上紅綠色調的精美飾品相映,極其和諧美麗。

鹿挺拔健碩的身軀,優美高雅。那褐色明亮的眼睛極其傳神,攝人心魄,充滿了溫柔和智慧,象徵著善良與勇敢。纖秀挺立的四肢安住在祥雲之上,是名副其實的神鹿。

在此之前,日本已有以鹿為創作的藝術作品,14世紀的〈春日大社鹿〉。


圖說:〈春日大社鹿〉14世紀•日本南北朝時代,京都細見美術館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