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開元寺200年 三體對聯揭密

江俊亮 |2020.05.01
5174觀看次
字級
開元寺山門前有青獅、白象。圖╱記者江俊亮
林朝英所題香篆體體楹聯「開化十方壹瓶壹鉢,元機參透無我無人」。圖╱記者江俊亮
林朝英所題蟲草體楹聯「元宗妙道色相俱空,開闢真機細縕無滯」。圖╱記者江俊亮 開闢真機細縕無滯。
林朝英所題竹葉體楹聯「寺古僧閒雲作伴」(上聯)。圖╱記者江俊亮
林朝英所題竹葉體楹聯「煉性當知養性高」(下聯)。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國家古蹟台南市開元寺,原本是明鄭時期的「北園別館」,清康熙年間改為佛寺。三川門上有清朝府城知名文人林朝英以「竹葉體」、「蟲草體」及「香篆體」撰寫的三體對聯,相當罕見而珍貴,也是林朝英僅存的遺墨。

開元寺是台南市區規模最大的佛寺,建築風格採傳統「伽藍格局」,色彩斑斕的山門於一九五九年增建,前塑青獅與白象,分別為文殊、普賢二菩薩座騎;左右二門「慈雲慧日」與「月影松聲」,在市區中更顯幽靜。

根據文獻記載,開元寺的前身「北園別館」,為明永曆三十四年(一六八○年)鄭經所建,當時做為「承天府行台」,也就是鄭氏在台灣的別館,兼做母親董氏晚年安居之所,別館位於洲仔尾,因此也稱「洲仔尾園亭」。

北園別館

佛寺前身

相傳鄭經母親董氏平日鍾愛修竹,住在「北園別館」時,特地從中國大陸河南臥龍岡移植「七絃竹」來台,如今寺內仍留有七絃竹一叢;民國初年,開元寺慧雲法師作〈題北園七絃竹〉詩,內有「留得七絃奇竹在,至今長憶鄭夫人」詩句。

除了台灣少見的「七絃竹」,開元寺三川門上的楹聯,由府城貢生林朝英(一七三九年至一八一六年)所題,分別以「竹葉體」、「蟲草體」及「香篆體」撰寫的三體對聯,堪稱一絕。

林朝英善於書法、水墨畫及雕刻,藝術造詣極高,甚至有「清代台灣唯一藝術家」之稱,五十歲時由朝廷授中書銜。他也是府城知名富商,平生樂善好施,曾獨資捐白銀五千兩重修文廟,壽終後,清廷頒予「重道崇文」石匾。

所謂「竹葉體」即擬竹葉姿態而為文,也就是書法每一筆畫猶如竹葉,林朝英所題兩幅楹聯,左側為「寺古僧閒雲作伴,山深世隔月為朋」;右側為「修心須悟存心妙,煉性當知養性高」,字與字之間以竹枝裝飾。

至於「蟲草體」則是每一字如蟲、草、蛹、蝶等形狀,字體蜷曲而呈流線形。林朝英所題「蟲草體」在三川門左窗博古圖兩側,聯為:「元宗妙道色相俱空,開闢真機細縕無滯」。

三川門右窗博古圖兩側楹聯,是林朝英以「香篆體」所題:「開化十方壹瓶壹鉢,元機參透無我無人」,每字束圓如香篆,不僅對仗工整,蘊含佛理,還巧妙將「開元」二字藏於楹聯之首。

香篆是一種香道藝術,也叫香印、香拓,常見福祿壽等字型。

「蟲草體」與「香篆體」二楹聯中的博古圖,以方形窗櫺包含圓形構圖,代表「天圓地方」;博古圖上的梅花、如意、花瓶、靈芝等圖案,寓意為「新韶如意,平安吉祥」,窗櫺的四角有蝙蝠和雲氣,象徵福氣。

四大天王

門神彩繪

開元寺的門神彩繪非常有名,是府城名師蔡草如的代表作品,享有極高的藝術評價。中門左右為韋馱、伽藍二護法神,左側的韋馱,膚色粉白,手持金剛杵;右側的伽藍,膚色黝黑,形貌威猛,單手持斧,氣勢英挺。

邊門的門神分別為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等「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是佛教著名的護法神,也是由蔡草如親筆彩繪;四大天王分別手持劍、琵琶、傘和蛇,代表「風、調、雨、順」。

根據史料記載,開元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改為佛寺,由官方修竣後,最早取名「海會寺」;乾隆年間大修,改名「榴禪寺」;嘉慶元年更名「海靖寺」,後來重修改稱「開元寺」,現有佛學院、幼稚園、慈愛醫院等機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