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幹細胞移植是二十一世紀最熱門的醫療領域之一,醫界莫不期待透過幹細胞移植來修補壞死組織,甚至長出新的器官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精神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欣榮,透過注射顆粒球生長激素到大腦的自體幹細胞移植手術,讓六名未滿六十歲的中風患者病情明顯改善,為眾多突然倒下的中風病患帶來一線希望。這項手術尤其適合較年輕的中風病人。
林欣榮說,中風病患突然倒下後,如果不能趕在四~六小時的黃金時間內送醫,並接受抗凝血藥物TPA的治療,受創的腦細胞就很難再恢復,只能仰賴復健治療來重建癱瘓的肢體功能,但復健治療相當花時間,效果又有限。他採行的自體幹細胞移植,是取出中風病患的顆粒球生長激素(G│CSF),經體外培養後,再注射到患者的大腦裡。這個實驗使他原先預測病患在治療一年至一年半後,病情才會逐漸好轉,沒想到才治療一、二個月後,就出現令人振奮的成果。
一名中風已一年半的五十餘歲男性病患,治療前幾乎癱坐在輪椅上,即便有人攙扶,也只能搖搖晃晃地走兩步,患側手指則不聽使喚,不能動。經自體幹細胞移植一個月後,這名患者的小指頭已能動;三個月後,五隻手指都能動;過了六個月,甚至可以用手刷牙,也可自己剝香蕉來吃。
林欣榮表示,顆粒球生長激素進入大腦後,會在受損神經附近聚集,修復受損的神經線路,甚至長出新的神經組織來。不過,他強調,接受治療的中風病患,生理機能還不差,才能在治療後有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