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萬選居」門樓。
圖/文化局提供
【本報台中訊】台中市府爭取中央客家委員會經費補助,修復歷史建築豐原「萬選居」總經費三千二百二十八萬元,歷經二年多施工,上月順利完工。修復過程刻意保留昔日「彈孔」的痕跡,見證歷史歲月及老建築的歷史過程。
「萬選居」主體建築形式融合閩、客風格,為三落二護龍(圍屋),並包含外埕、禾埕、門樓、半月池等空間,工法融合漳、泉、潮州等地工藝表現,主體建築保存完整,是豐原區翁社里內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客家宅院,對中部開發史及建築史皆極具意義,二○○四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豐原舊名葫蘆墩,清代就有農田引水灌溉的紀錄。萬選居張氏來台祖張達京是當時岸裡社第一任通事,任內開築水圳灌溉農田,對開墾葫蘆墩有不小功勞。
「萬選居」落成於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為勉勵子孫並紀念原鄉,遂引用「青錢萬選」典故,命名「萬選居」盼子孫勤勉好學,文采出眾。這座百年宅院見證台中地區地方發展史,也是客家文化凝聚地方意識的具體象徵。文化局指出,未來在「祭祀公業台中市張萬春」有系統的管理維護下,適度開放參觀,帶動觀光及教育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