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一期稻作生長快速,致葉稻熱病提早發生。圖/防檢局提供
台東發生嚴重稻熱病,翠綠稻田中出現一塊類似燒焦的稻田。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花東縱谷稻田發生嚴重稻熱病,不只台東池上、關山、鹿野情況嚴重,往北走的花蓮玉里、富里水稻也有二至三成染上稻熱病,兩鄉鎮加起來約有一千多公頃面積染病,目前採取噴藥方式挽救。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呼籲農民加強巡田防範,把握防治時機正確用藥,避免多施氮肥。
穗稻熱 影響產量
防檢局表示,稻熱病是水稻主要流行病害,國內一期稻作「葉稻熱病」多發生於清明節前後半個月,但因氣候變遷,近兩年一期稻作生長快速,以致葉稻熱病提早發生,若未適時防範,持續感染穗頸可能造成稻榖減產。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表示,有染病的水稻田要盡快防治,避免後續發生的「穗稻熱」影響產量。
花蓮南部的玉里鎮、富里鄉是台灣東部重要穀倉,稻米種植面積約七千五百公頃,但因天氣忽冷忽熱,降雨量少,發生稻熱病。
玉里鎮玉溪農會總幹事蔡宗翰表示,玉里約有二至三成稻田發生稻熱病,雖然及早發現,噴藥可搶救回來,但成效不一,噴藥次數不一定,農糧署目前很難提供補助。他表示,玉里鎮公所編列一定的預算購買用藥,由農民申請噴灑,其中應有七、八成救回來。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指出,今年富里有三成稻田染上稻熱病,植株萎縮、枯死,連結穗都來不及,「算是滿嚴重」,幸好農民大多有投保水稻險,原則上產量少於往年水平就會理賠。張素華指出,若插秧植株太密、不通風,或是施肥太多,水稻就有可能得到稻熱病。
生病稻田 像燒焦
台東縣池上鄉稻田出現稻熱病,可見在翠綠稻田間,出現一塊類似燒焦稻田。池上張姓農民說,種了十幾年稻子,首次碰到這麼嚴重的稻熱病。前鹿野地區農會理事長涂進榮說,關山鎮、鹿野鄉的情況和池上一樣,他感嘆,新冠病毒疫情已經讓大家頭痛了,沒想到水稻也染疫。
防檢局表示,防範稻熱病應「預防重於治療」,綜合管理策略包括維持田間品種多樣性,依土壤性質分次適量施用氮肥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表示,稻熱病初期呈暗綠色小斑點,後擴大為紡錘型或圓形,中央灰白色,後期葉片枯死捲曲,建議若生育初期已發生稻熱病的田區,減少穗肥施用,並於抽穗前施用防治藥劑。
台東農改場表示,稻熱病原因除了氣候不穩定,主要是施肥不當引起,雖然一個月前就提出警訊,染病情況仍相當嚴重,呼籲農民盡快防治,否則會變成「穗稻熱」影響產量。
小百科
稻熱病
好發時間?
清明節前後。
為何會發病?
溼度高、溫度高低變化劇烈時,使水稻抵抗力降低,一期作較易發生。
有何徵兆?
水稻抽穗時發病,穗頸部初期呈淡褐色或暗褐色,以致組織壞死,養分不能送達,穗頸部會彎曲,形成俗稱的「吊穗」或「吊狗」現象。
重病會如何?
穀粒受感染時,病斑呈暗灰色或白色,穀粒無法充實或不稔,俗稱「空包彈」。
如何避免?
抽穗前3~5天完成施藥,可減少病害發生與蔓延,施肥應避免過量氮肥,以免植株細胞柔弱,使病原菌容易侵入,降低對病害抗性。
如何諮詢?
防檢局農藥資訊服務網:
http://pesticide.baphiq.gov.tw/
植物保護資訊系統:
https://otserv2.tactri.gov.tw/ppm/
植物病蟲害診斷服務專線:
0800-069-880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